1-2 理论教育

4. 规范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设置和教学管理。学校重点建设思政课,思政课教学改革有显著成果。独立设置直属学校领导的、与二级学院行政同级的思政课教学科研组织机构。

我校历来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研究工作,严格落实中央有关文件精神,社会科学部作为负责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及思政课教学单位独立建制,有专项建设经费支持。并把思政课作为学校重点课程建设,积极改革教学方法,成功获得上海市教委支持。

社科部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学科特点,探讨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的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继续推行“问题教学”的改革尝试,以切实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截止2015年5月,所有教改项目已全部结项。2016年,部门继续合理利用思政课专项建设等经费,探索“项目化”课建和教改模式,围绕“传统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思想进行项目化课程教改,截至目前已经有数十个个项目立项。通过举办各种讲座论坛等形式,进一步加强教师内涵建设。结合思政课教学论坛,从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教育、问题式教学法等方面交流了思政课教学改革与探索的体会。另外,领会中央全会精神,邀请高水平专家解读全会精神,探讨如何将中央全会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继续推行“问题教学”的改革尝试,以切实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加强校际交流,借鉴兄弟院校的经验,以上海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验课“超级大课堂”为契机,通过活动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引导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中关注理论热点和现实话题,积极回应学生疑惑,打造教师队伍培养平台,增强思政理论课教学吸引力和时效性。 加强教师自身的师德师风学风建设,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和业务素质,为学校和部门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依托学校电力特色优势,以电力研究所成立为契机,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引导企业文化与电力企业的转型相结合,使企业文化发挥引领和支撑的作用。

2015年5月8日,下发沪电院社科政字〔2015〕7号《关于2015年度教学改革项目申报》的通知,申报参考选题如:优秀传统文化育人功能研究、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问题、教学中书香校园创设研究、第一第二课堂联动——大学生社团发展指引探索、思政课实践教学相关问题探讨、教学资料库建设与共享(视频、文字案例等)、研究生思政课的教学改革、理工科院校留学生教育工作研究、理工院校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等,共计7项目立项。 

扬帆论坛经典导读系列讲座


5. 专业课尤其是哲学社会科学课堂教学坚持正确政治导向,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综合性和哲学社会科学学科较强的高校重点建设马克思主义学科,形成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学科、课程和教材体系。

2015年,社科部在专业课教学中充分发挥“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引入创新式教学方法。比如,电视剧《平凡的世界》的热播引燃了阅读、收看的热情,剧中简单重复的生活旋律里,人生的自尊、自强与自信,人生的奋斗与拼搏,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纷繁地交织在一起,让人们感受到大地的脉动、历史的深沉与生命的张力。部门因势利导,将思政课教学《平凡的世界》中展现出前行的力量结合起来,共同探讨如何踏准时代强音、追求人生梦想,谱写人生篇章,这一做法在《中国教育新闻网》《上海教育新闻网》等媒体报道。

召开“两会精神学习交流会”,探讨如何推进两会精神进课堂。两会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提供了新的素材,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我们要认真思考将两会精神有机融入课堂教学的实施方案,并努力践行,以提高思政课教学的时效性。从马克思主义角度深刻领会国家创新驱动策略,并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我国科技创新战略的发展脉络,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内容,鞭策学生成长为推动科技创新战略的有用之才。

2015年11月3日,社会科学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研室教师带领部分大二学生前往上海生清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展社会实践活动,2016年4月,教研室组织部分师生到四行仓库进行实践教学,重温保卫战的重大意义和先辈们舍生取义、保家卫国的革命精神;2015年11月10日下午,社会科学部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组织部分大一新生前往浦东新区拘留所开展社会实践,加深了对我国法律制度的理解,也增强了大家的法律意识。为充分感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提升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2016年4月5日,社科部教师带领部分学生赴中华艺术宫开展社会实践。

2015年5月,部门教师完成2013年指导5项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工作,该5项以较高质量完成结题工作,焦娅敏老师和陈宝云两位老师所带的项目被评为优秀。部门老师指导10项上海市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1项大学生创业项目。目前,学生科创项目指导工作开展有序,落实到位。再接再厉,2016年社科部教师指导6项上海市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目前,学生科创项目指导工作开展有序,落实到位。

思政课带领大学生走进《平凡的世界》创造不平凡人生


社科部师生赴四行仓库考察时间


6.在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网络宣传等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为贯彻落实上级文件会议精神,进一步宣传、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针对性地做实、做细、做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我部门结合学生工作实际和特色工作,融入与开展了形式多样、贴近大学生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实际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

2014年9月-11月,根据《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关于组织参加全国高校网络文化系列活动的通知》(教思政司函[2014]38号)精神,学工部易班发展中心开展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情”系列活动,包括微故事“传颂道德”、微图片“图说美德”、微语言“话说诚信”、微行动“践行友善”、微声音“唱出校园好声音”、微视频“记录我们的价值观”等六项线上线下活动,依托易班凝聚电院学子的青春正能量,激励广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市级评选中,我校选送两幅微图片分别荣获“美德被拍客”二等奖、三等奖,一则微故事被列入“身边的道德之星”候选作品,我校还凭到位的组织工作荣获了“微视频征集优秀组织奖”。

2015年3月-5月,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文)精神,加强对我校2015届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学工部在针对2015届毕业生开展的第十四届“成长思源,毕业思进”传统主题教育活动中融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邀请我校优秀毕业生毛智晟同学做题为《践行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正能量》主题报告,号召全体毕业生共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正能量,勇担社会责任。

2015年3月和9月,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文)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工部协同各二级学院党总支紧密围绕“强化社会责任感,践行核心价值观”、“勿忘国耻,圆梦中华”主题,深入开展新学期的责任教育、爱校荣校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践行、传播、引领等环节入手,引导广大学生向榜样学习、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传承弘扬抗战精神,并将之内化为个人梦想、学校发展、社会进步、国家强盛而勤奋学习、努力拼搏的责任,做到人人有志、人人有为、人人有担当,以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投入到新学期的学习生活中去,为学校实现建成高水平、有特色电力大学的发展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2016年2月和8月,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和上海市教育系统《关于建立完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积极引导青年学子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学工部协同各二级学院党委(党总支)组织开展“榜样示范引领成长、责任担当重在践行”、“爱国勤学励志前行、务实奋进追求卓越”为主题的首日教育活动,以专题组织生活、主题班团活动、新生入学教育等为载体进行教育宣讲,组织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大力宣传先进典型,发挥榜样的感召力和导向作用;结合三月学雷锋主题,大力弘扬志愿服务,强化社会责任传承;结合十月学校65周年校庆,进一步开展爱校荣校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强化责任意识,传承和弘扬上电精神……多措并举,教育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所承担的责任,以“身边的榜样”为引领,充分发挥“2015上海大学生年度人物”沈勇杰同学等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爱国敬业、勤奋学习,提高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能力;诚实友善、乐于奉献,以自觉行动承担社会责任。让青春与责任同行,形成校园向善向上力量,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加强研究生干部的引领作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实施“研究生骨干培训班”计划,从思想教育、团体辅导、素质拓展、专业和管理技能等方面对研究生会骨干成员开展系统的培训;以理想信念教育为重点,组织党(团)干部积极学习,切实提高研究生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能力。发挥社团在育人中的重要作用。开展以德育、科技、实践活动为主体,以文化、体育、艺术和谐共生为特点,举办了“电苑之夏”学术文化活动节、迎新晚会、班歌大赛、汉字豪杰、专家座谈诸多活动,将科技精神与人文素养相融合,营造积极向上、开拓进取的校园文化氛围和育人环境。加强网络宣传,创新宣传形式。建立研究生新浪微博和“上电研窝”微信平台,在广受欢迎的新媒体上积极宣传教育事例——见义勇为和帮扶路边老人,宣传“正能量”;开展平台征文、互动、等各项活动。网络元素的使用效果和成效是非常明显的,为广大同学提供了一个互通窗口。

自动化学院党委(党总支)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在校党政的领导下,组织师生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组织召开会议学习《上海电力学院创建上海市高校文明单位(和谐校园)测评指标体系》,认真布置工作。一年来,涌现一些值得称颂的好人好事,也形成了学院特色的文明创建工作项目。学院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特邀上海市委党校林宇宏教授举行“践行中国梦”的专题讲座,从寻梦、解梦、追梦、圆梦由浅到深,由简到繁为在座党员师生详细透彻讲解了“中国梦”,深化“中国梦”宣传教育,进一步丰富“中国梦”的时代内涵,展现“中国梦”的强大凝聚力、感召力。学院加强学院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其育人和导向作用,建设融思想性、职业性、知识性、服务性于一体的校园文化,为师生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陶冶学生道德情操、丰富学生文化生活,进一步发挥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努力营造校园实践育人文化氛围。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把学习雷锋精神与深化学校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相结合,开展富有特色的主题教育活动。学院精神文明建设体现了“点面结合、师生互动、全院合力;过程清晰、目标清楚、特色鲜明”的特点。坚持党建引领文明建设,塑造和谐学院。

电信学院着力培育以理想信念为主线,从学院学生特点出发,以理想引导思想,用贴近学生的主题活动形式,在日常教育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实处。主题教育结合 “纪念中国共产党诞辰95周年暨纪念长征胜利八十周年”、“诚信教育”等主题,将理论学习与学习生活相结合,在活动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思想引领在实践中转化,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通过“学生表彰暨七一诗歌朗诵会”、“长征胜利八十周年新生班级红歌会 ”、“参观洋山深水港”、“考试诚信教育”、“新生班级团推素质拓展活动”等活动,树立了好青年的典范,积极努力,向上向善,以自己的行动争做“达人”,在实践中形成和谐的班级文化氛围,在活动中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院氛围。同时注重新媒体平台在社会主义社会价值观推广的矩阵效应。努力依托“鱼书雁信”、“信志成城”微信平台,旗帜鲜明的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活动。通过“接地气”、“短频快”的微文化网络传播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可感知、可触摸、可体会,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校园生活和流行文化之中,形成了众多广大师生群体喜闻乐见的校园网络文化。

数理学院自2012年以来,以南汇博物馆“文博讲堂”、上海著名的“思南读书会”、校“扬帆论坛”为依托,利用线上线下搭建了 “传统文化理论学习”、“传统文化体验”、“传统文化践行”三个平台,构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外、进网络”的培养体系,积极推进了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传承和践行工作,充分发挥了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项目开展以来,参与人数达3000余人次,形成了以数理学院为点,带动全校师生(含留学生、民族生)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提高了师生的责任意识,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实现知行合一。多项活动被浦东电视台、新闻晨报等媒体全程报道,赢得广泛社会声誉。依托专题活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首先,充分利用首日教育、“三自培养计划”等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比如:“明确目标,扬帆起航”主题班会、“爱国主义教育暨2015年入伍送兵会”、“责任、感恩、自觉”为主题的首日教育等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其次组织学生通过参观学习、志愿服务等体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比如:数理学院党员师生开展“弘扬中华文化、纪念革命先烈”主题教育活动,浦东新区电视台报道的我校留学生、少数民族同学与汉族同学一起过清明活动等。依托其他平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数理学院通过学院诵读协会、社会暑期实践,依托易班、团学微信公众号开展线上线下的教育活动,比如:开展赴河南省三门峡市的社会实践,入选与残障儿单共渡全国助残日。

外国语学院结合学生各项工作的开展,以及学校的两课教育,通过首日教育、主题班会、团日活动等加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各年级在每学期初坚持开展全体学生参加的首日教育,通过 “强化社会责任感,践行核心价值观”、“勿忘国耻 圆梦中华”等主题鲜明的首日教育,在宏观上引导学生关注中国的历史和现状,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同时,各班开展相关主题班会,团日活动运用视频、图片、讨论交流、知识竞赛户外实践等生动活泼的形式,以班级为单位积极深入学习、理解和践行相关理论。外国语学院不仅在日常学生管理工作中,注意对学生进行党的各项理论的宣传教育,尤其重视在学生党员发展和培养教育过程中开展宣传教育。学院重视初级党校及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在培训过程中安排有关党章学习、党史、党的最新理论的分析等讲座,要求学生认真学习党章、深入了解党史,并撰写相关学习体会和小结,提高广大学生对党的认识。同时,注重在党员发展过程中对入党积极分子理论水平的考察,在联系人谈话、笔试、答辩过程中对入党积极分子的理论知识的掌握提出更高要求。 外国语学院注重在日常的工作中对学生开展思政教育,让学生在细节中接受。学院开展各类主题活动,包括:各班级开展“三八”妇女节活动、“教师节”给老师送上温馨的小礼物、、组织党员参观张闻天故居等等,通过这些活动,倡导爱班级、爱学院、爱学校、爱国家的精神,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提升了凝聚力。同时,依托学校项目化平台,学院开展“民族生英语课堂”项目活动,学生党员、优秀学生为学校民族生的英语进行辅导,并开展一些生动的英语学习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增进了同学之间的交流,让少数民族同学更好的融入学校的学习生活。学院还通过团、学组织和学生党支部积极开展各类志愿者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外国语学院自2012年底以来,坚持开展“大学生道德体验教育”,通过“大学生道德体验课堂”、“道德短剧大赛”、“道德凹凸镜”等活动,拓展大学生道德教育新途径。“大学生道德体验课堂”以道德案例为主题,课堂里使用PPT、图片、视频、情景再现等方式,在主持人的引导下,同学与嘉宾老师针对社会及校园中发生的不道德、不文明现象进行深入探讨,体验课互动性、参与性强,又紧扣社会热点,引发了同学们对道德问题的思考,也增强了大家的道德意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道德短剧大赛”通过文艺创作,将真实道德案例改编成短剧由学生真人演绎,无论是演员还是观众,都参与、体会、思考了道德的是与非,引起了同学们的反思、警醒和共鸣,提高了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实效,增强了大家对道德标准的感受性和判断道德是非的能力。“道德凹凸镜”项目聚焦于道德,创立一些参与性、体验性强的道德体验平台与载体,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开展问卷调研、社会实践,社会公德体验等等活动。外国语学院在已有的网络思政教育的基础上,利用易班大力提升德育工作的即时性和实效性,系统构建了集网上思政、班团建设和校园文化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学院一改以往传统的道德教育模式,瞄准思政教育网络平台的建设,抓住网络平台多样性、灵活性的特点,在易班网上开设讨论帖,开展了学雷锋纪念活动和助人为乐事迹交流会,通过生动形象的帖子以及线下活动的延伸,以润物细无声的力量逐步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激发出他们身上潜在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同时,以2015级新生刚入学的节点为契机,组织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电子班刊系列评比活动,学生全员参与班刊的制作过程,使学生在记录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逐步完成中学生向大学生的过渡,时时感悟生活,增强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人翁意识,营造文明和谐的班级氛围。此外,凭借学院独有的外国文化背景,精心打造了译人网络培育工程,开展了英语读书笔记大赛、外语配音大赛和翻译大赛,目的在于培养敬业爱学的电力学子,以适应正在快速发展的社会的需要。

深化思想引领,引导青年坚定信念始终跟党走,永葆共青团在青年中的吸引力、凝聚力、号召力;要将思想引领贯穿于共青团各项工作中,构建一体化、分层次的思想引领工作体系;要用中国梦激励青年、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感召青年、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青年,引导青年敢于筑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以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九·一八”事变纪念日、国庆日等为契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结合“青春电院”微信平台,开设微信特刊,阅读量达1000多;以“一二·九”运动80周年为契机,组织开展“红歌献礼·青春同行”红歌会,全校共有187个班级、6500多名青年学生参加,用激情澎湃的歌声、新颖独特的创意等艺术形式表爱国之情;以校庆日为契机,编辑“青春电院”微信平台“电院光阴故事”特刊,开展爱校荣校教育,阅读量达3600多人次,营造浓郁的母校情怀。校团委始终坚持挖掘和塑造校园先进典型,用身边可亲可近、可比可学的榜样来感召人、激励人、鼓舞人。每年五四期间开展优秀团员、优秀团干部,每年一二·九期间开展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评选活动。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电力储能技术研究创新青年团队”获“2015年度上海市五四青年奖章集体”;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杨俊杰同志获“2015年度上海市五四奖章个人”;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2012级学生张佳瑶荣获 “2015年度上海市优秀共青团员”;外国语学院团委获 “2015年度上海市五四特色团委”;经济与管理学院2012161班团支部和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2012014班团支部获“2015年度上海市五四红旗团支部”。



电信学院鱼书雁信宣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微视频征集优秀组织奖


7.定期开展干部师生思想调研,有条件的高校开展学术研究和社会思潮中的意识形态动向分析,及时把握思想理论教育热点难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

为全面准确地了解学校干部师生思想动态,进一步加强意识心态教育,筑牢师生思想防线,服务学校发展建设大局,全力打造平安和谐校园,根据上级相关部署和要求,学校紧密结合实际,建立健全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相关部门和学院共同参与的思想调研工作长效工作机制。

我校成立大学生理论社团“时习社”

2015年1月,为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校领导顾春华亲自带队深入二级学院和部门调研,听取各单位学生工作经验做法、面临的困难挑战、意见建议。5月起,根据中共上海市委和市教卫工作党委关于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相关通知精神,学校在广大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各级领导干部个人深入查摆自身不严不实方面的问题,明确改进措施和努力方向。6月-7月,校党委书记成旦红,校党委副书记李国荣、顾春华分别带队组成的三个检查组,对下属的各分党委(总支)和机关党委部分党支部开展“互讲、互学、互检”中期检查。听取分党委(党总支、党支部)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否有共识,对解决热点、难点问题的思路及近期、中长期目标;教职工对于我校干部中存在的“不严不实”问题的意见和相关整改建议;对我校改革方向及举措的意见建议;关于进一步推进学生培养工作的意见建议。

在每学期初,学校通过各分党委(总支)在师生中开展思想动态调查,通过组织开展座谈会、班会、个别访谈、问卷调查、互联网调查等形式,进行定期思思想动态调查,全面客观地掌握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数据统计、归因分析和对策研究,形成有分量的调研报告,为开展学术研究和把握社会思潮中的意识形态动向,学校科学决策,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提供重要依据。 2014-2015学年,师生对雾霾、反腐、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阅兵、天津滨海爆炸、学校发展等问题都发表了很多正面的看法,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学校较为重视深入挖掘重大节日、纪念日的丰富内涵,围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这条主线,抓住有利时机,整合教育资源,发挥实践育人、活动育人两个阵地作用,开展线上线下主题教育,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师生的形式,潜移默化中对干部师生进行思想引导,取得了显著成效。2015年9月,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组织师生收看阅兵式直播,引导广大师生对大阅兵的意义、影响、感受等用微信、讨论、微博等不同的方式进行记录和表达,抒发爱国爱党之情,提升作为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为及时了解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动态,加强思想教育,切实推进民族团结融合,每逢少数民族重大节日,如肉孜节、古尔邦节、诺鲁孜节等,学校都会为过节的民族学生发放节日就餐券、各类生活用品及节日慰问金,定期召开民族学生座谈会或走访民族学生进行谈话等,加强思想引导、经济帮困、学业促进等。

为延续、发展并强化学生中间的社会主义理论学习教育,2015年5月25日,学校成立大学生理论社团“时习社”,其前身为党史学社和邓小平理论研究会。社团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别是习近平等国家领导人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党的十八大等重要会议文件精神以及习近平“五四”讲话等为学习研讨内容,以讲座、研讨、社会调查为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团文化活动。
成立至今,时习社先后在自己的微信公共平台推出了60余篇文章,累计阅读量超过2万人次,有效推进了理论学习的引领、宣传与践行,营造良好的校园理论学习氛围。社团在共青团中央微博、浦东时报、凤凰资讯、上海教育新闻网、东方网、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青年报、人民网、解放日报获得相关报道。时习社2016年获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社团集体和个人先后获上海市优秀实践团队、上海市优秀实践个人;上海市“知行杯”三等奖。

承担“两课”教学的社科部是学校进行思想教育理论研究与创新的主力军,社科部结合教育工作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以严谨求实的精神深入研究理论和实践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对各种社会思潮开展认真研究和深入批判,研究工作取得较大成就;以“两课”教学为主渠道,积极探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六进”育人具体工作,使这一“铸魂工程”深入、持久、生动地开展下去,在学生中“落地”、“生根”、“结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