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7 学生工作

56.学风建设有计划、有措施、有经常性教育活动。学生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学习风气良好。 

学风建设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体现一所大学整体精神风貌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影响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因素。目前我校重点以班级学风建设为基础,增强学风建设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创建优良班风带动整体学风,营造良好的学风氛围。在大二以上年级中开展班级学风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与班级评选文明班级、先进班集体挂钩。

为加强学风建设工作,学工部每学期进行学风期中检查,加强对二级学院学风建设的检查督导。为促进班级学风建设,鼓励一批能够带动班级形成良好风气的学生个人,制定了《上海电力学院优良学风班、优良学风先进个人评选办法》,每学期评选一次,鼓励每一位同学都能够在优良学风创建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依照《上海电力学院班级学风评估指标体系》对班级学风建设进行考核评估,为营造优良的班风学风氛围做出积极的努力,最终在全体学生中形成刻苦学习、奋发进取、立志成才的良好学习风气。重点做好考风建设,加强“诚信”教育,在期中、期末考试前辅导员组织进行考风考纪宣传教育工作,召开诚信教育主题班会,签署《诚信考试承诺书》。安排辅导员在考前进行学风巡视。

2014-2015学年学校更是在学生课堂效果、诚信考试、课后作业方面很抓落实,标本兼治,提出进一步降低学生缺课率、降低作弊率、提高抬头率、提高合格作业上交率的目标,学生处、教务处、二级学院三方联动,动态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并及时沟通,采取积极措施,将学风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为在研究生中弘扬高尚科学道德,加强严谨学风建设,我校逐步将制度建设、落实攻坚和营造氛围等方面逐步推进。具体为:

以研究生德育为抓手,将学术诚信和学风建设工作灌输到日常研究生管理和教育中。积极组织研究生代表参加上海市专家宣讲报告会,在校内通过组织年级大会、专题报告、座谈会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入学首日教育、学术道德宣传、专家座谈等诸多形式,组织研究生学习《研究生学术行为规范读本》、观看学术诚信视频、学风交流座谈会,倡导全校师生“遵守学术规范、恪守学术诚信、完善学术人格、捍卫学术尊严”,引导学生深入崇尚科学道德,树立正确的科学道德观。

制定相关制度文件,完善研究生奖助体系。制定《上海电力学院研究生奖助学金体系改革方案》,建立“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校长奖学金+企业奖学金”,全面提高覆盖面和资助力度,极大调动了研究生学习积极性。
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的实施方面,我校已连续6年向上海市教委申请并承办了研究生暑期学校和研究生学术论坛,都取得圆满成功。今后还将继续深入开展和完善两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创新品牌,通过不同学术背景的观点、思想的相互碰撞与融合,拓宽研究生的学术视野,激发研究生创新热情,为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进行有力的探索。

2015年上海市绿色电力研究生暑期学校

搭建多种平台,巩固教育成果。组织开展研究生“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活动月、“研究生学术文化节”等,巩固教育成果。通过开展学术道德签名、“细品翰墨,崇扬学术”书法赛、“规范写字,端正学术”汉字活动等传统文化项目,培养研究生强烈的道德自觉性,了解相关学术道德规范,提高学术道德意识和行为能力。本年度,组织研究生参加市级宣讲会1次、校内主题宣讲若干次,横幅签名1次,价值观调查1次,相关讲座10余次,以及所有班级组织了主题班会或座谈会。实现研究生学习参与全覆盖。

通过以上系列工作,努力提高我校研究生科学道德诚信水平,深化优良学风建设。

2016年5月16日——2016年6月15日,为全面加强我校学风建设,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规范学习行为,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同时结合我校实际,我们于全校范围内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以“创优良学风,建和谐校园”为主题的“学风建设月”系列活动,着力塑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学习氛围,构建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这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进一步提升我校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决定在已开展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统筹全校教育教学资源,以学业导航工作为载体,把指导学生学业发展与引领学生思想成长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合理规划学业、激发学习动力、提高学习能力、顺利完成学业,从而进一步促进优良学风、校风的树立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特制定了《上海电力学院本科生学业导航工作实施办法》(沪电院院〔2015〕 78 号)。2015年12月和2016年5月,为落实《上海电力学院本科生学业导航工作实施办法》,指导各二级学院切实推进学风建设工作,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顾春华分别带队赴经管、电信、数理、能机、自动化、电气等学院进行专题检查调研,希望各学院能够发挥各自传统优势,加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教学相长,不断推进学业辅导工作向前发展,在全校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

为在研究生中弘扬高尚科学道德,加强严谨学风建设,我校逐步将制度建设、落实攻坚和营造氛围等方面逐步推进。具体为:

将学术诚信和学风建设工作灌输到日常研究生管理和教育中。积极组织研究生代表参加上海市专家宣讲报告会,在校内通过组织年级大会、专题报告、座谈会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入学首日教育、学术道德宣传、专家座、观看学术诚信视频、学风交流座谈会等诸多形式,倡导全校师生“遵守学术规范、恪守学术诚信、完善学术人格、捍卫学术尊严”。本年度,我校获得上海市优秀组织单位,“恪守学术道德,推荐学风建设”主题建设月获得上海市优秀项目。

完善研究生奖助体系。完善修订《上海电力学院研究生奖助学金体系改革方案》,建立“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校长奖学金+企业奖学金”,其中学业奖学金覆盖到研一、研二、研三年级,全面提高覆盖面和资助力度,极大调动了研究生学习积极性。

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

我校已连续7年向上海市教委申请并承办了研究生暑期学校和研究生学术论坛,都取得圆满成功。今后还将继续围绕 “绿色电力”深入开展和完善两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创新品牌,通过不同学术背景的观点、思想的相互碰撞与融合,拓宽研究生的学术视野,激发研究生创新热情。

搭建多种平台,组织开展研究生“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活动月、“研究生学术文化节”等,巩固教育成果,培养研究生强烈的道德自觉性,了解相关学术道德规范,提高学术道德意识和行为能力。本年度,组织研究生参加市级宣讲会1次、校内主题宣讲若干次,横幅签名1次,校外参观1次所有班级均组织了主题班会或座谈会。实现研究生学习参与全覆盖。

学术诚信活动

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



57.心理健康教育有专门机构和相应场所、设施保障,通过上海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评估并达标,按1:3000师生比配备专职心理教师。有工作网络和心理危机预警干预机制。建立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制度和学生心理档案。

学校设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门机构—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中心,隶属于工作部(处),按1:3000师生比配备专职心理教师,配备专职心理教师2人,另有兼职心理教师10余人。学校与上海林紫心理咨询中心合作,由林紫为我校学生提供24小时免费电话咨询服务和预约来校咨询服务。今年,我校又与杨浦精神卫生中心正式签订医教结合协议,标志着我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向更好地整合利用社会资源迈出了更新的一步。

两校区办公咨询场地200M2(杨浦校区行政楼1楼、浦东校区至诚楼3楼),除办公场地外,还建有3间个别咨询室、1间团体训练室、专业心理资料室,此外还配备音乐放松椅,生物反馈仪、宣泄器材等设备的场地。在经费方面,学校也给予的极大的支持力度,在教委规定的生均10元的基础上,我校还增加专兼职教师的培训费用、设备添置费用,用于心理工作专项。

学校建立健全了三级心理危机干预网络体系,三级工作网络从校级层面的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到二级学院层面的兼职心理教师,到班级的心理委员,确立各级工作职责,落实了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和预案,完善了学校的危机干预体系。充分发挥作为三级的学生心理委员的作用,及时发现学生心理问题,及时汇报,二级学院健康联系员和校级层面的学工部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及时采取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

大学生心理健康活动月开幕式暨医教结合签约仪式举办

从2004年开始,我校每年开展新生的心理普测,建立心理档案。测量采用卡特尔16种人格测试、90项自评症状量表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量表3种量表,以人机测量的方式进行。对测试中疑似问题同学进行跟踪、筛查,防止可能出现的恶性事件。

58.学生职业生涯指导体系完善,生涯教育全覆盖。创业教育和实践形成体系。经济困难学生就业率不低于全校平均水平。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和西部就业政策落实。及时、全面公布年度就业质量报告。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7〕26号)“将就业指导课程纳入教学计划”的要求,学校积极组织实施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建设和教学活动,将生涯教育列入学校教学计划,纳入学校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通过课堂与网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学生就业创业、职业生涯规划、规划指导。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作为公共课自2013年起正式纳入教学计划,成为全校通识教育必修课。课堂教学主要针对新进校的一年级新生,以生涯规划的基础理论及自我探索为主,中心组织编写了《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通过课程教学,指导学生初步了解生涯规划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基本了解职业发展的阶段特点,树立起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较为清晰地认识职业的特性以及社会环境,进行合理的自我定位;帮助学生基本掌握自我探索技能、信息搜索与管理技能、生涯决策技能、求职技能等,帮助学生提高沟通技能、自我管理技能等通用技能,为学生就业及职业发展做好知识、技能、素质储备。2014-2015学年,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继续在10个二级学院全体新生班级中开课。

学校建设了全过程职业生涯教育的课程体系和工作体系,强调对大学生的全过程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连续性和顺序性。面向新进校的一年级新生开设了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课堂教学,普及生涯规划和就业意识,裁助学生尽早适应大学生活并设立目标;对二、三年级学生采取网络教学,构建了大学生中、高年级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网络教学平台,通过一体化网络平台服务,培养个人的核心竞争力,根据个人的生涯目标有针对性地选修课程和培养能力;对四年级学生,学校邀请了校内外专家和有经验的管理者,分阶段为全校毕业生开设就业指导系列讲座,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择业技巧以利于实现就业。

我校2015届本科毕业生共有2455名,截止2015年9月1日,就业人数2388人,就业率97.27%。经济困难学生就业率不低于全校平均水平。学校在日常的工作和就业动员大会上,积极宣传国家的西部政策,鼓励动员毕业生到基层和西部锻炼,开展积极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认识就业形势,树立行行建功、处处立业的观念,踊跃到基层锻炼成才。今年我校有2人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3人参加“三支一扶”。

为全面系统地反映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情况,完善就业状况反馈机制,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价体系,根据教育部和上海市教委的统一部署,我校已连续四年编制并向社会公布《上海电力学院毕业生就业白皮书》,全面分析、总结、评估毕业生就业工作,为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提供参考,为学校招生布局、学科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也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和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展示我校在人才培、教育教学改革方面的成果。

校团委积极响应团中央号召,鼓励应届毕业生到西部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扎根基层,为西部大发展贡献力量。2015年,我校共选拔了2名专业基础扎实、思想品德良好的优秀应届毕业生到云南、西藏两地参与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对参与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大学生,学校也出台了相应鼓励政策,如授予“上海电力学院优秀毕业生”及“上海电力学院优秀学生”荣誉称号;对参与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大学生,校团委专门组织开展欢送会,并且配置1名副书记专人对接西部志愿者在服务期间的情况,关心西部志愿者服务期间的工作、生活等方面的适应,及时帮助西部志愿者解决实际困难,并且在中秋佳节送上远方家乡的问候,时时牵挂西部志愿服务在外服务的具体情况,定期跟西部志愿者保持联系、保持信息畅通;对于服务期满的西部志愿者学校做好升学和就业咨询等服务工作,做到优先推荐、重点推荐,努力实现“生活上关心、工作上帮助、成长上指导、就业上帮扶”。


2015年西部志愿者欢送会

2015年上海市大学生志愿者赴西藏分队


59.学生资助制度健全,措施落实,按1:2500比例配备专职人员。有专项基金,总额为当年学校事业收入的4-6%。畅通入学绿色通道,社会参与资助和勤工助学开展有成效。无学生因贫困辍学。

学校设有学生资助管理中心,隶属于学生处,专职从事各类奖(助)学金、勤工助学、助学贷款、生活补贴、减免学费等各项帮困助学工作。中心成立后不断完善《上海电力学院校内勤工助学管理条例(试行)》、《上海电力学院优秀学生奖学金条例》、《上海电力学院困难学生学费减免的实施办法》等规章制度。在各级各类奖学金、助学金的评审工作,严格管理,规范流程,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近年来,随着在校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学校帮困助学的力度也不断加大,在畅通绿色通道、发放定期生活补助、临时困难补助及学费减免等多项资助帮困工作的基础上,还积极拓展校内外奖、助学金,为学生帮困建设更广阔的平台。设立了特高压奖学金、安徽省电力公司奖学金、浙能奖学金等多项奖、助学金;开展了上海电力学院冬季送温暖、寒假路费补贴、元旦春节慰问等活动,2014-2015学年共发放各类款项1700余万元,有2千多名学生受到不同程度的资助,出资4万余元开展冬季送温暖活动,切实将温暖送到学生手中。2015年对178名新生办理了“绿色通道”手续直接入校,缓交金额达109万余元,确保每个家庭经济困难新生都能顺利的“进宿舍、进食堂、进课堂”。同时设立新生帮困专项资金,2015年学校设立了4万元的新生专项帮困资金,在开学初发放给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新生300元到800元的现金补助。

2014-2015学年共提供校内固定岗位700余个,临时勤工助学活动600余人次,校内发放勤工助学费总计达140余万元,校外岗位安排120多人,发放勤工助学费用40余万元。
2015年校计提学生资助专项基金920万余元,多渠道、多举措确保学生不因贫困而辍学。学校合理使用资助资金,在物质上、精神上帮助每一名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使他们健康成长成才。

社会奖学金颁奖仪式

我校注重研究生资助工作,不断完善帮困育人工作,各项制度健全,切实落实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研究生“三助”工作。每年贫困学生可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无学生因贫困辍学。

2015-2016学年共提供校内固定岗位600余个,临时勤工助学活动300余人次,校内发放勤工助学费总计达110余万元,校外岗位安排120多人,发放勤工助学费用30余万元。

2015年校计提学生资助专项基金1110万余元,学校合理使用资助资金,在物质上、精神上帮助每一名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使他们成长成才。

学校成立献血工作领导小组,各部门统筹配合、各司其职。学生处协同各二级学院做好学生献血的组织发动工作。学生处大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积极配合学生无偿献血工作,为每位无偿献血的学生发放了营养津贴,其中2015-2016学年秋有1251名同学献血,发放41万余元,圆满完成学生无偿献血的工作。

2016年企业奖学金颁奖仪式

我校注重研究生资助工作,不断完善帮困育人工作,各项制度健全,切实落实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研究生新生奖学金、课程奖学金、成果奖学金、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研究生“三助”工作。每年贫困学生可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无学生因贫困辍学。

为贯彻教研2015【1】号文《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的有关精神,结合我校研究生工作实际,我校制定了《上海电力学院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管理办法》、《上海电力学院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管理规定》、《上海电力学院研究生助教管理办法》、《上海电力学院助管管理办法》、《上海电力学院校长奖学金评定办法》具体实施情况如下。

一、奖学金实施情况

研究生资助体系由过去的“普通奖学金+各单项奖”变为“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校长奖学金+企业奖学金”,全面提高覆盖面和资助力度。

1、国家奖学金:学校根据国家及上海市部署进行评选操作,具体获奖名额和奖金金额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相关文件精神及《上海电力学院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管理办法》确定。

2、学业奖学金:每学年评定一次(一般在10月进行)。研一学生评选新生奖学金、研二学生评选课程奖学金、研三学生评选成果奖学金。总获奖人数占在校生人数90%,奖学金分为三个等级,一等奖占20%、二等奖占30%、三等奖占40%,具体金额根据学校有关文件执行,奖学金评定实施细则另行规定。“新生奖学金”评选主要依据志愿情况和入学成绩;“课程奖学金”评选主要依据其第一学年内的研究生课程成绩;“成果奖学金”主要依据其入学以来的科研成果(论文、专利、获奖等)。

3、校长奖学金:主要奖励学业成绩优秀、综合表现突出的优秀在校生,每年评选10人。

4、企业奖学金:由企业资助,根据企业的相关要求,奖励在相关专业有特长,成绩优秀,成果较好的学生,具体获奖名额及奖金金额根据有关规定执行。

二、国家助学金实施情况

研究生国家助学金资金来源主要由上海市财政下拨、学校投入两方面组成,覆盖面为全体在籍在校的中国学生,发放方式为6000元/年,一年按12个月发放。

三、“三助”实施情况

学校“三助学金” 

1)助教  资金由学校投入,根据全校整体教学安排情况及院系、任课教师的需求,安排研究生担任助教工作。标准为240元/学分,平行班4学分封顶。

2)助管  资金由学校投入,助管岗位由用人部门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来设置,各学院在学校指导意见下执行。标准为8元/小时,每月32小时封顶。

3)助研  资金主要由研究生导师科研经费支出,岗位由研究生指导教师根据研究生所承担科研和相关工作任务设置。此外,我校在学生入校后前18个月强制从导师经费中扣出100元/月发放给学生,作为一部分助研经费。



大学生心理健康活动月开幕式暨医教结合签约仪式举办

杨浦区“医教结合”心理沙龙活动在我校举行

我校召开2016年学生工作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