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概述
“老人摔倒到底扶不扶?”作为一个社会热点话题被讨论的时候,上海电力学院毛智晟同学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作出了明确回答。2015年1月30日,毛智晟在赴单位实习途中救助晕倒老人并将其送上救护车才悄然离去。他的热心善举经上海新闻综合频道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中央电视台《共同关注》栏目、《东方教育时报》《新民晚报》《杨浦时报》等媒体纷纷采访报道,杨浦区文明委向毛智晟致感谢信。毛智晟的善举被称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表现,是值得全社会共同学习的典型实例”。学校以宣传和学习毛智晟先进事迹为契机和起点,舆论引导、点面结合、自上而下,全面铺开我校大学生德育工作,以通过“课堂内外学习、网上网下讨论、师生共同践行”,充分发挥身边典型示范、榜样引领的作用,依托“上海正能量(《解放日报》语)”引领和鼓舞广大师生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工作过程与方法
(一)组织课堂内外学习。一是发起向毛智晟同学学习的倡议。
校园官网,易班、微博、微信官方账号第一时间发布新闻介绍毛智晟同学事迹并刊发照片。随后在官网发布《关于授予毛智晟同学“上海电力学院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的决定》,号召广大师生向毛智晟同学学习。校网络电视台拍摄《毛智晟专题短片》,在教学区和生活区循环播放。二是纳入首日教育内容。开展“强化社会责任感,践行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新学期首日教育活动,毛智晟同学用朴实的语言介绍了自己在寒风中救助晕倒老人的经过,围绕“学习、感恩、树立目标”三个关键词介绍他大学生活的经历和感悟,勉励同学始终抱感恩之心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事,为梦想加油,为父母、学校和社会奉献自己的力量,用实际行动证明“90后”大学生能用责任和担当实现“中国梦”。三是学习榜样进课堂。思政课教师将毛智晟先进事迹纳入《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国策》等课程,学生身边的榜样成为生动的案例;在党员发展对象培训班中讲座——“向身边的榜样学习”等等。四是主题团日活动。校团委组织开展“践行核心价值观,争做向善好青年”主题团日活动,以锻炼品格,增长本领,报效祖国,感恩校园为目的,着重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
(二)网上网下讨论。
一是易班开展活动。校易班发展中心开展“分享温暖感动,为身边的雷锋‘点赞’”主题活动,主要包括“寻找身边的榜样”雷锋精神宣传周、“分享温暖感动”摄影征集、“为身边的雷锋‘点赞’”“博文点赞汇聚正能量”“雷锋精神与社会责任”主题征文等活动,广大学生线上线下积极互动。毛智晟所在学院开展“学习毛智晟学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微语录、优秀学长访谈录等活动。全院师生通过短信、微博、微信等形式在网络上展开讨论,学院将同学们的体会和感言进行收集选编,在微信公众号“鱼书雁信”中推送。二是学生党支部专题讨论。学生党支部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对毛智晟同学的事迹进行学习讨论,让每个党员深入思考“如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如何为身边的人服务奉献爱心”,让学生党员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中寻找答案。
(三)师生共同践行。
师德乃立教之魂,学校要求广大教师带头坚定理想信念、坚守职业操守、坚持修身立德,增强育人意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在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全过程,已培养出更多像毛智晟同学那样的好青年;以全国第52个“学雷锋纪日”为契机,开展“雷锋精神电娃行,践行核心价值观”系列志愿者服务活动,以毛智晟同学为榜样,开展学习雷锋精神,弘扬电院传统,争做时代先锋的系列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向社会传递“电娃”正能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广大师生心中落地生根。
三、成效与展望
(一)成效
通过一系列宣传、学习和实践活动,开拓了德育工作新思路,在全校营造了崇正气、学先进、践责任的浓厚氛围和环境,每位教师和学生都以实际行动涵养、传播和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师进一步增强育人意识,主动辅导学生科创、课外辅导、组织模拟面试、担任学生入党联系人、联系校外实训基地等人数明显增多。学生参加校内外志愿服务活动人数明显增多,无偿献血活动学生报名踊跃。
毛智晟同学获2015年上海市优秀共青团员。
(二)展望
弘扬“身边的榜样”的示范教育意义,继续挖掘、培养“上海正能量”的接班人。通过榜样精神的传承,学校将深入挖掘“刻苦学习正能量”、“自立自强正能量”、“助人为乐正能量”、“科技创新正能量”等等,形成典型示范、榜样引领的长效德育工作机制。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