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在2014-2015学年,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教育教学工作,进一步优化顶层设计方案,明确了教学质量的年度目标,通过全校的上下合力,扎实、有针对性地实施了一系列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具体阐述如下:

(一)紧抓机遇,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思路、新模式
1.启动并推进上海市“应用型本科”、“中本贯通”试点专业建设

学校紧抓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从规模发展转向内涵发展的极好机遇,并借力上海推行市属高校应用型本科试点工作的区域优势,从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的改革入手,进行了一些有突破意义的尝试,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思路与新模式。

学校以上海市“应用型本科”专业和 “中本贯通”专业试点项目试点专业建设为依托,优化符合应用型人才成长规律的专业培养方案,构建能与相关中高职专业有效衔接的应用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逐渐形成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标准与教学规范,并通过积累试点专业建设的有效经验和实践成果,来带动相关应用型本科专业的改革建设,提高学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2.践行“3+1”订单式培养模式

我校与中广核集团合作,面向立志成为优秀核电工程师的学生,进行具有电力特色的核电工程师培养。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切实将课堂能源动力相关理论教学与核电生产实践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

“3+1”(校内学习3年,企业学习1年)具体来说,是指前3年学生在上海电力学院学习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基础知识,大三下学期,企业与学生进行双向选择,招录学生采用“准员工”培养方式,最后1年在企业完成核电相关的专业课程学习。通过电力企业学习,学生增强了实践能力、设计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能在核电企业从事热能工程、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设计、制造、安装、运行、管理具体工作。
3.深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的精神和具体要求,我校积极筹划,提前启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分管校党委副书记、分管教学副校长任副组长,全校相关职能部处、二级院部行政领导等为成员的“上海电力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以落实创新创业教育主体责任,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改革发展重要议事日程,全方位开创本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同时成立了由教务处、研究生处(研工部)、学生处、团委等部门牵头,全校相关职能部处、所有二级院部参与的“上海电力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小组”,具体组织和开展本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形成全校范围内齐抓共管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机制。
4.丰富实践教学平台

学校继续以实践创新能力提升工程为载体,以推进卓越工程师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实验基地建设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体系建设为契机,依托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上海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平台,全面促进各专业的实践教学,通过校企合作、校地合作、第一课堂结合第二课堂、思政教育对接专业教育等形式,打造联动式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了“创新创业培育、创新创业孵化以及创新创业实训”三阶段的创新创业训练体系。
5.完善大学生学科竞赛相关激励制度

2014-2015学年,我校编制实施了“上海电力学院大学生学科竞赛管理办法”,并进一步配套实施了“上海电力学院大学生学分认定管理办法”,在此基础上,广泛开展了我校的大学生学科竞赛。重点资助由教育部举办的“四大学科竞赛”,推进公共类基础学科竞赛,支持以及各类专业类重点学科竞赛。所有赛事,由各二级院(部)组队参赛,赛前进行有序组织和训练,激发学生的知识、能力和兴趣,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对于高水平专业学科比赛、根据获奖状况进行奖励和学分认定,一年来我校大学生学科竞赛,取得了优异成绩。
(二)狠抓落实,不断完善青年教师的培养体系
1.继续推进青年教师电力特色培养工程

学校建立“人事处与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联动机制”,除继续开展新进教师电力基础知识培训外,还借助于“校企联盟”平台,通过派教师下企业实践、企业专家指导学习来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学校已先后和外高桥电厂、石洞口电厂、宝钢电厂、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签订了校企合作师资培养协议,2015年又和浙江省电力公司培训中心签署协议,在湖州电校建立了青年教师电力企业培养基地。

学校还通过联合开展国际学术交流的途径来拓展教师的国际视野,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2013年我校倡导成立了国际电力高校联盟,目前成员已扩容至10所电力特色明显的大学,2015年联盟召开了第二次年会,主题为“智能电网及可再生能源利用”,我校代表在年会上介绍了学校在智能电网及可再生能源利用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及智能电网示范平台建设情况,得到了其它高校的广泛关注。我校携手联盟成员,不断丰富联盟内涵,持续拓展合作项目,共同促进联盟高校间的交流合作,多渠道搭建师资培养平台,为青年教师的电力特色培养、国际化培养创造了有利条件。
2.继续完善教师教学评价体系

我校建成集“学生评教、督导评价、同行评价、自我评价和领导评价”为一体的教学评价平台,即所谓的“‘五维一体’发展性教师教学评价系统平台”。该系统平台建成并试运行后,将不断完善五个维度的“评价指标”,逐步建成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教师教学评价体系。依托该平台,建立覆盖到每一位教师的“教师教学成长电子档案系统”,即全程记录教师教学基本情况、个人信息、项目申报、验收、教学研究、个人获奖、参与教学活动等信息,以及反馈个人总体评价结果和五个维度的各项评价结果与历史成长情况。
3.重视青年教师的岗前培训、网络培训与远程培训

2014-2015学年,我校组织“岗前培训”参加人数为215人,其中,完成上海市新进青年教师岗前培训并顺利毕业的学员62名(含8名优秀学员);网络培训等非学历教育培训人数为247人、162门次;给全校教师提供教学研讨、畅游学习、咨询辅导的微型教师教育教学活动坊--“乐教坊”(快乐教学坊),接待和服务教师团队或个人达60余人/场次。

2015年上海市首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活动中,经校内选拔推荐、参赛资料准备、校外专家指导、半决赛和决赛等环节的准备和角逐,最终我校三位选手均取得优秀名次,2个一等奖、1个三等奖。2015年7月-8月“首届全国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总决赛中,我校数理学院部分教师提交的原创教学作品涵盖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等课程,获华东赛区一等奖一项和二等奖两项。
(三)整合资源,持续深化课程体系建设
1.继续优化各专业培养方案

目前我校专业课程体系涵括公共基础课程、专业领域课程、拓展选修课程和集中实践课程。2014-2015学年,各专业秉承“注重学生个性化学习空间,关注学生学习能动性培养”的指导思想,以能力培养为目标,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培养方案,部分专业还将认证的相关理念与要求融入了此次培养方案的修订。优化后的课程体系,进一步体现了“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人才培养理念,为更好地落实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扩容拓展类选修课程

为更好地满足学生基于专业兴趣和个性化进行自主选课的需求,2014-2015学年,我校特针对拓展类选修课程进行校级立项,增设了77门选修课程,建设周期为一年,在学校原有三类(专业选修类、人文艺术类和任意选修类)选修课基础上,突出了职业技能提升类课程和创新创业培训类课程,进一步对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
3.实施核心课程质量提升计划

为切实提高核心课程的教学质量,学校将选择300门左右核心课程(2014-2015学年有83门在建),组建课程教学团队,完善课程建设标准,落实目标责任,改革教学内容,更新教学和考核方式,尝试“慕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新模式。据麦可思统计数据显示,我校2014届毕业生对核心课程的满足度评价较之2013届提高了5个百分点,核心课程质量提升计划的成效初显。
(四)协同创新,努力开创育人新局面

2014-2015学年,我校高度重视教风、学风建设,明确了 “德育先导,双轮并进,改革创新”的人才培养思路,在工作运行机制、德育、社团、文化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举措,逐渐形成教师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学生投入学习、善于学习、乐于学习的良好风气。
1.创建“三方联动”的工作机制

2014-2015学年,学校在学生课堂效果、课后作业方面狠抓落实,标本兼治,提出要降低学生缺课率,降低作弊率,提高抬头率,提高合格作业上交率的目标,学生处、教务处、二级学院三方联动,动态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并及时沟通,采取积极措施,将学风建设工作落到了实处。
2.发挥思政课在德育工作中的主阵线作用

承担我校思政课教学任务的社科部不断创新改革思政类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将学风建设中的德育工作融入思政课堂,使其成为学生尤其是大一新生深入了解大学宗旨与大学精神的主阵线,让学生透过生动的教学与鲜活的案例,感受到了学习的使命感、责任感,懂得了治学严谨、创新思维的重要性,能鼓足干劲、充满激情地去安排大学生活,共同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3.创新“社团”育人平台

2015年5月,我校在沿袭有着十几年历史的党史研究会和邓研社的基础上,重新组建了大学生理论社团“时习社”,以“寓学于思,化思为行”为宗旨,践行“爱国、勤学、务实、奋进”校训,以引导理论研究、引领思想发展、践行社会实践为主要方向,以开展具有大学生特色的创新活动为主要载体,提高理论修养、提升思想认识,增强在青年学生中的凝聚力、影响力,铸就当代大学生崇高的精神境界和历史责任感。

自成立以来,时习社多次举办读书交流、理论学习等活动,并在2015年暑假组织实践队前往延安抗战寻访,并被评为校最佳项目、上海市重点实践团队;2015年9月18日,在学校大礼堂成功举办“对话抗战英雄--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特别活动”,反响强烈。《解放日报》 曾在头版大篇幅刊发了对时习社的专题报道。
4.营造图书馆文化育人氛围

2014-2015学年我校图书馆的文化育人、促学风工作可圈可点,先后推出“真人图书馆”、“上海魅力”、“甸园悦读”、“图书馆记忆册”等活动项目,并将其作为馆建特色品牌精心培育,从新的角度、以新的方式引领校园文化建设;还特别注重利用每年两次的读书活动月发挥文化育人功能,每次活动都精心策划,注重顶层设计,力求主题明确、内容丰富。如2014年11-12月集中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五大主题34场活动,其中,“大学心脏--图书馆记忆”主题活动,记录在校学生从新生季的青涩到毕业季的成熟永久历史记忆;“真人图书馆”活动,旨在读会走动的书,阅有故事的人;“能源电力特色文化”主题活动,重在电力文化传承与新能源文化引领;图书馆优质服务主题活动,传递图书馆专业化结合个性化,优质、高效服务全校师生;“感恩读者”主题活动,表明读者关爱支持是提升服务的动力源泉。2015年4-5月开展“资源推广”、“校园阅读”、“文化校园”、“真人图书馆”、“读者服务提升”等五大主题28场活动。其中,“阅读父母”一等奖获得者是来自津巴布韦的留学生王娜,采用中英文写作;“文化校园”主题活动中的“外国留学生中国茶文化体验”更将中国茶文化直观地烙入留学生群体。系列活动自开展以来,效果颇丰,反馈良好,赢得了校内师生的一致好评。这些活动充分调动了读者的阅读积极性,达到了引领文化育人的目的。
(五)凝炼特色,切实推进专业内涵发展
1.实施专业认证对标建设计划

2014-2015学年,学校要求各专业根据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服务方向,在充分调研和分析论证的基础上,合理选择某个专业认证标准,以达到该标准为指针,并以某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同类专业为参照,结合自己的特色,全面改进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环节、师资力量、支撑条件和质量保障体系,以建成高水平有特色的专业体系,更好地培养有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创新能力、适应社会需求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
2.实施产学合作“校企联盟”计划

继续发扬我校紧靠行业企业的优良传统,进一步加强与行业企业的联系,要求各专业本着“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共赢”的原则,构建一个“产教共同体”,在教学和管理中充分吸纳行业企业专家的参与,在培养方案中充分反映行业企业专家的意见,在实验、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中充分赢取行业企业的支持,以培养更加适合行业企业需求的人才。

以经管学院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为例,在当前软件与信息服务业正处于迅速发展阶段,该专业培养方案一开始显现出课程设置繁杂,培养目标不明确等问题。为顺应就业市场的变化,该专业从成立以来,不断加强校企之间的深度合作,合作企业从原来的一家扩展到目前拥有较稳定的企业联盟,合作模式也从原来单一方式到目前的“短期实训+实习+就业”、课程校企合作教学、卓越工程师计划等多种形式,合作时间节点由原来的企业参与部分培养环节到现在的全过程深度参与。多年来,通过与SAP(中国)、郎新科技、IFS(中国)、商派科技、山东金现代、上海软件中心等许多企事业单位多方面、多渠道进行交流沟通,从2015级学生开始,培养方案由原来的“大统一”改变为三个培养方向:ERP咨询、电子商务、管理软件开发,每个培养方向都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及其对应的长期稳固的合作企业。
3.开展达标评估工作

2014-2015学年,学校启动本科专业达标评估工作,在各专业进行全面自评的基础上,邀请校外专家对我校21个专业进行了达标评估。本轮评估旨在查找问题、明确改进方向,学校结合评估反馈意见,针对有些专业存在的培养定位不明确、培养特色不够鲜明、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不够吻合、实践教学手段改革力度不强等问题,在全校范围内进行了整改研讨,并从学校、职能部门、学院等不同层面分别形成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整改措施及达成时间表。其中,教务处层面重点落实了《专业质量报告》的编撰工作,要求各专业自2015届毕业生开始,建立专业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撰写专业质量报告,同时做好毕业生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工作,及时跟踪学生培养质量,并持续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