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媒体传播

学校注重发挥宣传渠道育人功能,建立健全学校新闻发言人制度,依托易班等网络教育平台,扎实开展新媒体时代的育人工作。

学校加强宣传报道和信息平台管理。注重学校各类报刊、杂志、网站、新媒体和印刷品、海报栏、横幅等的内容监管,制订《上海电力大学杨浦校区校园橱窗使用管理办法》《上海电力大学报刊出版管理实施细则(试行)》《上海电力大学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办法》《上海电力大学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处置预案》等,健全校内媒体的审批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防范,完善网站信息内容提交审核机制。成立了校园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由学校党政主要领导担任领导小组组长,组织部署学校网络安全工作。完善二级部门网络安全队伍,形成以部门领导为二级部门网络安全责任人,部门安全员为网络安全应急处置联系人的二级网络安全保障团队。新中国成立70周年、第二届进博会等重点时期网络安全保障天数达到193天。

完善高校新闻发言人制度,既是高校校园危机应对的客观要求,又是高校提升科学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学校建立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加强学校对外信息管理。同时也注重完善舆情日常监督评估机制,对媒体舆论监督及时整改、反馈。

本年度我校易班继续发挥组织相应的主题文化活动,唱响主流旋律,构筑网络育人的格局。今年我校易班各级工作站共计开展50余项线上线下的主题活动,推动网络育人全方位发展。本年度,我校以易班品牌为依托,打造了易班APP、“电E空间”微信公共号、“易帮酱”QQ服务号三位一体的易班融媒体聚合矩阵。推出《新生启航计划》新生线上入学教育,增设易班线上迎新专题网页,浏览量近15000人次,探索依托易班开展入学教育的新模式,打造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网络育人平台。校团委筑牢“青春SUEP”微信平台,新建“上电青春SUEP”B站平台,积极开展青年学生的网络思政教育。“2019年,在“青春上海”主办的上海共青团微信公众号影响力排行榜学校类(前20)上榜16次(共发布榜单19次),最好排名第3,在“团中央学校部”主办的全国普通高校团委微信公号综合影响力排行榜(前100)上榜11次,平均排名第56。

圆满完成党报党刊订阅,2019高校招生服务光明大直播进校园,上海电力大学为92.6万人次观看直播。中央电视广播总台、学习强国平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科技日报、中国科学报、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新闻晨报等媒体走进校园宣传报道。

19.充分发挥宣传渠道教育功能,建立网络管理工作队伍

宣传部优化调整了《上海电力学院校园网主页新闻发布管理办法》,成立校融媒体中心,成立上电通讯社,打造微信矩阵,增加了服务师生的功能,增强新媒体影响力,更好服务为广大师生。

通过公众号推送、微博发布、校园网、校报、广播台等多种媒体,特别是设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网站,发布包括中央和市委重要会议精神情况,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和在进博会开幕式讲话精神在内的25份学习资料供党员、干部自学,18个团队(个人)先进典型、43条新闻动态及时全面地做好理论宣传和榜样示范教育。

加强宣传报道和信息平台管理。注重学校各类报刊、杂志、网站、新媒体和印刷品、海报栏、横幅等的内容监管,制订《上海电力大学杨浦校区校园橱窗使用管理办法》,制订《上海电力大学报刊出版管理实施细则(试行)》。规范师生接受媒体采访,境内媒体采访必须经过宣传部审批;境外媒体采访,必须经过宣传部同意,并对采访内容进行核查。

全完善网站信息内容提交审核机制,由二级院部信息员提交、院部主要负责人审核、党委宣传部审批发布,涉及校领导的新闻还需由党办和校办把关,及时更新学校相关网站和新媒体内容。依托学校官方微信、官方微博“上海电力大学”和团委“青春SUEP”一微一站平台,扎实推进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围绕重大时间节点,联动线上线下开展网上思想引领工作。

学校党政领导高度重视网络与信息安全,组织成立了校园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由学校党政主要领导担任领导小组组长,组织部署学校网络安全工作。与二级院部负责人签署了网络安全责任承诺书,共筑安全防火墙。组织建立信息安全员队伍,全部由各院部正式在编教工担任,及时响应各类网络和信息系统安全事件。

校制定有《上海电力大学校园网管理规定》、《上海电力大学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办法》、《上海电力大学电子邮件安全管理规定》、《上海电力大学数据管理保密规定》、《上海电力大学数据中心保密及安全管理规定》和《上海电力大学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处置预案》等一系列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并于2019年进行修订,对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的内容、工作架构及工作流程作了明确的要求。2020年,建立了《上海电力大学电视台全媒体演播中心管理与使用办法》,规范媒体演播中心的使用。

以网络安全执法检查为抓手,网络安全管理水平上新台阶。2019年5月,上海市公安局文保分局来校开展全面网络安全执法检查,检查范围涉及学校网络安全制度建设,网站和信息系统、“两微一端”、宾旅馆业信息系统和大屏播控系统安全等。学校高度重视,以执法检查为抓手,进一步落实党政一把手网络安全主体责任制,建立健全网络与信息安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制定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处置预案并开展演练。首次开展全校范围内的网络与信息安全大检查工作,对全网60余个信息系统开展安全扫描,针对扫描发现的问题发布安全通报11起,督查责任部门落实整改11起,整改率达到100%。我校网络安全相关工作顺利通过执法检查组的检查,并得到执法检查组的肯定。

以重点时期网络安全保障为着力点,网络安全软硬件建设全面提升。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第二届进博会等重点时期网络安全保障天数达到193天。学校以此为着力点,进一步完善二级部门网络安全队伍,形成以部门领导为二级部门网络安全责任人,部门安全员为网络安全应急处置联系人的二级网络安全保障团队。同时,近年来,用于网络安全软硬件购置升级经费投入逐年增加,打造出以防火墙、SSL VPN、DNS管理平台、漏洞扫描、运维审计堡垒机、入侵检测设备,以及校园网络IPV6、HTTPS网络传输加密、重要数据两校区互备、信息系统安心守护等服务构建的全方位网络安全防护体系。网络安全保障软实力和硬件设备建设全面提升。

2020年,我校完成了WEB应用防火墙升级,提升校园网站和信息系统防护能力、IPV6检测能力以及HTTPS证书加解密能力,双台设备采用HA工作模式保证服务高可用;新增杨浦校区数据中心防火墙,提升网络防护能力;新增日志审计系统平台,对核心设备和信息系统日志进行统一收集和管理,满足日志存储安全管理要求;新增服务器虚拟化安全防护系统,保障服务器操作系统运行安全;升级SSL安全加密证书,保障网站通信安全;对学校关键基础信息系统-网站群系统开展等级保护二级复测评,对就业信息系统开展等级保护三级测评工作。

2020年为进一步推进网络信息安全,我校调整了防火墙、VPN、堡垒机等网络安全设备,重新设计了更强的安全策略,加强了预警监视,完善了已有的软硬件巡视制度和备份制度,对19个系统每日巡视,对2套数据库系统实行每日备份,对40台服务器实行按需不定期备份,有力保障了学校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

现教中心依托网络电视台,搭建育人平台。2019年,网络电视台通过新闻栏目-校园聚焦,校园文化栏目-@上电,校外资源分享栏目-@上电外,校园娱乐栏目-互动文娱,校园美食栏目-在上电吃什么,校园法治栏目-上电说法,六个板块,共推出视频节目30期,主页浏览量达5000多人次,微信推送81期,带视频推送46期,浏览量达151432,观众关注人数从2018年的3534人直线上升到今年4878人,拍摄制作影视作品8部、宣传片1部。协助录制的《上海市教卫系统“伟大工程”示范党课》在学习强国平台播出。

2020年,建立上海电力大学官方EUTV短视频抖音号,录制短视频310期,开播10个月粉丝数上升至3420人,微信推送115期,带视频推送60期,浏览量达151432,观众关注人数上升到6333人,校电视常规电视节目在电视台B站平台播放104期,拍摄制作影视作品2部、宣传片1部,开学第一课2部。

校园网电视台还协助学校各部门编导、拍摄和制作各类视频,如导演摄录制作《上海市教卫系统给00后讲小康》,《国庆升国旗仪式》并在学习强国平台播出、直播并摄制《Hi,大学—2020校迎新晚会》、《2020届毕业典礼》、《2020新生入校大直播》、《上海电力大学特斯拉日》、《2020新年贺词》、《2020校运动会》、《2020工博会》、《“四史学习”主题教育》、《2020年开学典礼》等。组织学生拍摄制作微电影作品参加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完成了校电视台的学生新一轮组织架构。组织举办了海电力大学第九届主持人云大赛,首次采用线上三平台展播直播,并与疫情、脱贫攻坚的主题相结合,将专业教育、德育教育和美育教育有机融合,让学生在做中学,在美中学,增强学生爱国荣校和对专业行业的自豪感。

依托新落成的400平米全媒体演播中心、为学生人材培养创新提供新的平台。依托新落成的400平米全媒体演播中心,为学生人材培养、就业、创新提供新的平台,2019年组织学生拍摄制作的纪录片《意义》获得中国高校电视奖、第四届上海市汇创青春青年影展三等奖并入围团中央青春影像大赛决赛(还在评选过程中)。微电影《最西边的梦》获第十四届中国电力奥斯卡二等奖、中国高校电视奖二等奖。《影像话时代》系列教学片分获中国高校电视奖二、三等奖各一项。两部新闻片获中国高校电视奖三等奖。纪录片《首都掌灯人》入围第四届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作品微电影组全国赛。2020年,完成全媒体中心的升级改造工程,针对疫情期间所出现的直播等问题进行积极的对接,使得全媒体演播中心能够满足学校发展过程中对影视需求的新问题。

2020年我校学生首次参加了中国电力文化创业论坛和电力奥斯卡活动,综合专题《电亮初心不负使命》示范党课获得2020年中国电力奥斯卡三等奖,获中国教育电视协会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表现突出个人一项,获中国教育电视协会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表现集体(全媒体制作中心)一项。

依托校外协作基地,拓展育人平台。积极开拓校外合作基地,全媒体制作中心与中国电力电视台、上海教育电视台、SMG文广旗下尚世影业、杭州文木文化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搭建学生综合素质、实习实践就业培养平台,选送优秀的学生前往实习实践。同时组织社会实践队前往中国电力电视台和北京能见科技,了解行业前景,拓展学生的眼界,为学生的实习实践、就业择业提供新的机会,此次社会实践被中国电力新闻网、中国电力报、中视传媒app、国内最大的能源电力能见app报道。另外,带领学生前往北京中影数字影视基地进行专业采风,增强学生的业务能力,应对社会对影视拍摄制作的需求。

2018—2020年度市级及以上获奖信息统计.xlsx

20.建立学校新闻发言人制度,加强学校对外信息管理

制定《上海电力大学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要求二级党组织、各职能部处建立集体领导、分工明确、执行有力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体系。把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党的建设和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纳入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目标管理。制定《上海电力大学网络舆情应急处置预案》。设置工作原则,组建工作机构,明确应对流程和工作职责。每月制作《舆情月报》。积极关注并及时回应师生和学生家长及社会对学校发展情况的网络留言,做好有理有力有据的解释和引导。

21.依托易班等网络教育平台开发网络教育产品,开展网络思想文化建设和网络文明素养教育

2019年校学生工作部依托易班开发网络教育产品,开展网络思想文化建设和网络文明素养教育构建出网络育人“全员、全程、全方位”的生态系统,形成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新格局。

(1)重视内容建设,营造思想引领的网络氛围

本年度我校易班继续发挥组织相应的主题文化活动,唱响主流旋律,构筑网络育人的格局。今年我校易班各级工作站共计开展50余项线上线下的主题活动。如:“晒家书家训,展家国情怀”主题教育活动、“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榜样示范活动、“四十而立,未来可期”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主题教育活动、“三行情诗,表白祖国”献礼国庆、“录取通知书设计大赛”等各具特色的网络主题活动等。除主题活动外,本年度我校依托优课平台“新生线上入学教育课程”、“新生入学调研”、“学生手册考试”、“语言文字规范化网络知识竞赛”、“垃圾分类知识竞赛”等各类线上活动,推动网络育人全方位发展。

(2)推动三位一体融媒体平台建设,形成网络育人聚合力

本年度,我校以易班品牌为依托,打造了易班APP、“电E空间”微信公共号、“易帮酱”QQ服务号三位一体的易班融媒体聚合矩阵。一方面通过易班品牌,强化微信公众号及QQ服务号的校内影响力;另一方面通过微信及QQ更贴近学生用户使用习惯的特征,带动流量,提升易班APP线上内容和线上活动的参与度和关注度。

(3)做好易班迎新“四重奏”,奏响服务新乐章

为了更好的做好新生入校服务工作,学生处将易班平台与迎新工作渗透融合,提前着手,精密部署,依托易班线上多渠道,多角度开展网络育人工作。创新开展线上新生入学教育,为了帮助新生顺利开启大学生活,我校易班开展了《新生启航计划---新生线上入学教育》课群,提前对准上电新生开启新生线上入学教育。易班指导中心组织校内及校外优秀讲师及优秀学生代表录制了共计7部线上视频课程,内容包含大学生涯规划、入学安全常识、大学心理适应、校规校纪教育、青春榜样案例等方面,同时设置了“学”---线上入学教育课、“测”---自我探索测试、“写”---线上特色活动等不同模块,打破教育时空壁垒,利用网络将新生思政教育前移。暑假期间,共计1285名新生登录课程平台,完成此课程的学习。创建迎新专属网页,为了能让新生在接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就可以通过易班了解和认识学校。今年我校易班发展中心暑期在易班平台上线了“萌新一览”迎新专题网页。该包含了“学在上电”、“乐在上电”、“吃在上电”、“住在上电”等多个板块,让新生全方位了解未来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其中囊括了80多篇内容推送,网页浏览量破13000人次。同时通过“新生发言人选拔”“晒晒我的录取通知书”等多样化的网络文化活动,让新生未入校即可感受学校网络文化建设的浓厚氛围。

校团委筑牢“青春SUEP”微信平台,新建“上电青春SUEP”B站平台,积极开展青年学生的网络思政教育。“青春SUEP”微信平台拥有21803名粉丝,基本覆盖全校师生及部分家长、校友,用“青言青语”、“网言网语”引领青年成长。首发“上电青春SUEP”B站,累计制作29个短视频。注重“青春SUEP”人才队伍建设,开发多种青年喜爱的文创产品。以“1+1+X”的队伍建设模式,增强平台对校园的渗透力,形成人才培养上横纵交叉、推送内容上数据反哺、平台建设上粉丝导向的新机制。开展第四期“新生新媒体体验营”,培养200名学校各级新媒体平台人才。依托粉嫩智趣的“小电荔”形象,开发80余款进宝小电荔、二十四节气小电荔、戎装小电荔等形象,设计L形文件夹、小电荔玩偶、帆布包等文创产品,粘合用户需求。围绕重大时间节点,联动线上线下开展网上思想引领工作。依托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设计《五四百年梦,青春正当时》主题推送,以“青春向团组织报道”短视频烘托青年爱国爱党爱团的情怀,以“小电荔”穿越过五四百年的历史长河,号召团员青年铭记历史,传承五四精神。依托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重大契机,设计3期专题推送,其中《请祖国检阅!上电“小天使”已准备就绪!!》得到了“团在校园 上海学联”微信平台的转发,阅读量达6579人次。坚守“内容为王”的工作目标,微信公众号影响力有所提升。2019年,在“青春上海”主办的上海共青团微信公众号影响力排行榜学校类(前20)上榜16次(共发布榜单19次),最好排名第3,在“团中央学校部”主办的全国普通高校团委微信公号综合影响力排行榜(前100)上榜11次,平均排名第56。

圆满完成党报党刊订阅,2019高校招生服务光明大直播进校园,上海电力大学为92.6万人次观看直播。中央电视广播总台、学习强国平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科技日报、中国科学报、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新闻晨报等媒体走进校园宣传报道。

2020年校学生工作部依托易班开发网络教育产品,开展网络思想文化建设和网络文明素养教育构建网络育人“全员、全程、全方位”的生态系统,形成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新格局。今年2020年4月我校易班获评上海市十佳易班工作站,上海市十佳易班指导教师,上海市十佳易班工作站站长三项荣誉。

一、重视内容建设,营造思想引领的网络氛围

我校易班重视内容建设,以网络文化活动和网络内容创作渠道,营造思想引领的网络氛围。例如,疫情期间,开展“守护你我,爱满天下”网络文化原创作品征集活动,共收集优秀网络文化作品50余篇,体现我校青年学子的抗疫担当;开展同心战“疫”网络文化行动,以“疫情当时,时代青年怎么做”为主题,在网络上唱响社主旋律,凝聚青春正能量。同时持续推送“青春抗疫”“心理防疫”等主题内容,探索疫情期间的网络思政宣传教育模式。

二、推动三位一体融媒体平台建设,形成网络育人聚合力

本年度,我校以易班品牌为依托,打造了易班APP、“电E空间”微信公共号、“易帮酱”QQ服务号三位一体的易班融媒体聚合矩阵。一方面通过易班品牌,强化微信公众号及QQ服务号的校内影响力;另一方面通过微信及QQ更贴近学生用户使用习惯的特征,带动流量,提升易班APP线上内容和线上活动的参与度和关注度。微信公众号聚焦内容建设,QQ服务号聚焦学生服务,目前已发展成为校内较有影响力的网络平台。截至目前,本年度微信平台共推送内容127篇,QQ服务号平均每条推送浏览量超2000人次。

三、做好易班迎新“四重奏”,奏响服务新乐章

为了更好的做好新生入校服务工作,学生处将易班平台与迎新工作渗透融合,提前着手,精密部署,依托易班线上多渠道,多角度开展网络育人工作。通过前置化的迎新服务工作,暑假期间,易班平台的认证注册已达95%。

(1)创新开展线上新生入学教育。为了帮助新生顺利开启大学生活,我校易班开展了《新生启航计划---新生线上入学教育》课群,提前对准上电新生开启新生线上入学教育。易班指导中心组织校内及校外优秀讲师及优秀学生代表录制了共计7部线上视频课程,内容包含大学生涯规划、入学安全常识、大学心理适应、校规校纪教育、青春榜样案例等方面,同时设置了“学”---线上入学教育课、“测”---自我探索测试、“写”---线上特色活动等不同模块,打破教育时空壁垒,利用网络将新生思政教育前移。

(2)创建迎新专属网页。为了能让新生在接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就可以通过易班了解和认识学校。今年我校易班发展中心暑期在易班平台上线了“萌新一览”迎新专题网页。该包含了“学在上电”、“乐在上电”、“吃在上电”、“住在上电”等多个板块,让新生全方位了解未来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同时通过“新生发言人选拔”等多样化的网络文化活动,让新生未入校即可感受学校网络文化建设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