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7 健康校园

学校始终把全面提高广大学生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作为体育教育的第一要务,着力加快健康校园建设。

通过发展体育社团,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各种体育活动,如足球赛、篮球赛、乒乓球赛、羽毛球赛等。通过这些比赛增强全校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能力,让学生走出寝室,走向操场,使“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现代健康理念和“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精神落实到每一名学生。目前这些比赛已经成为了我校的特色品牌项目,成为我校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们还积极参与学生体育社团的指导工作,目前,我校有羽毛球、乒乓球、长跑、轮滑、武术等各种体育社团及运动队共25个,课余时间,各个体育社团在老师的指导下,有条不紊的开展工作,组织各种活动,极大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

学校将体育育人视作学生成长成才的刚性需求和有益促进,也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的体育育人工作秉承“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坚持“育人至上、体魄与人格并重”,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使命,在培育体育精神,锻造健康体魄,学生全面发展,营造体育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努力探索。在课堂教学内容上,不断丰富和完善体育课的课程设置,推出了以校本课程《太极二十四式》为内容的教育改革。同时,体育课程项目的设置也不断地丰富和完善,在保留常规项目的基础上,陆续开展了瑜伽、地面球、毽球、板羽球、高尔夫等新兴项目,体育课程设置日益丰富多样。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卫生工作条例,加强学校卫生机构建设,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岗位职责,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严格执行上海市大学生医保相关政策,建立学生健康档案。

52.开展校园阳光体育活动,落实每天运动一小时。办好学校运动队,组织和参与各级体育比赛。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合格率、优良率达到本市平均水平。体育场馆设施和管理完善。

学校积极促进全校体育竞赛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除全力服务竞技体育外,还全面对接群众体育、努力使体育竞赛工作成为体育教学中工作的大杠杆,发挥集聚效应,为学校体育建设多作贡献。在抓好各个运动队训练与竞赛的同时,抓好高水平运动队训练的管理工作,贯彻“严格训练,严格管理”的方针,完善高水平运动队比赛机制,提升运动员的比赛能力。校男子手球队获得全国大学生第33届手球锦标赛冠军,击剑队相继在全国及上海市大学生击剑锦标赛中获得多枚金银铜牌,为学校获得了荣誉。在高水平运动队的带动下,先后组织男女足球队、男女篮球队、男女排球队、游泳队、射击队、橄榄球队等,参加上海市大学生运动会以及阳光体育系列赛,经过努力拼搏、刻苦训练,取得了显著成绩,扩大了对外交流。校男子足球队获得上海市大学生足球联盟杯赛冠军;校轮滑队参加全国大学生自由式轮滑锦标赛获得1金1银,参加上海市轮滑锦标赛获得2枚金牌;橄榄球队获得上海市运动会季军等;校男女篮球队分别在上海市阳光大联赛中获得季军和第四名;校空手道队在上海市阳光大联赛中获得两项冠军、三个季军的优异成绩。






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工体育活动也是我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校工会、体育部的共同努力下,每年上半年的教工乒乓球比赛,下半年的教工羽毛球比赛,以及校运动会已经成为我校教工的品牌赛事。同时,鼓励和配合各二级学院因地制宜,举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体育文化活动,如体育嘉年华、趣味体育比赛等,各类校内比赛热闹非凡。此外,学校体育部积极实施《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不仅每学年都组织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如实上报各项数据。而且成立了上海电力大学体质健康中心,购进了先进的体质监测仪器,能够更加科学、全面的对师生体质进行评估,更好的指导师生科学健身。2019年全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优良率17.33%,及格率78.6%,超过本市平均水平。



我校体育场馆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管理制度规范,场馆建设达标,器材配备齐全,满足每个项目的教学、比赛及课外活动的需要,人均使用面积达到教育部要求。相关配套设施完备,室内场地的灯光、地板、大屏幕,室外场地的看台、护栏等设施良好。此外,场馆器材的安全保障设施完善,危险项目配有垫子等保护装置,加强了危险器材管理,保证了场馆器材的安全使用,达到了教育部对体育器材和设施的要求。制定了详细的场馆设施的管理制度。明确目标、权利、责任、义务,做到合理、公正、公开,确保了管理制度规范性。体育场地对校内外人员均实行免费开放。

目前,学校室内外体育场地总面积63575平方米,生均5.06平方米。其中,室内体育场地总面积4475平方米,生均0.35平方米;室外体育场地总面积共计59100平方米,生均4.7平方米。体育设施设备、器材积累丰富,涵盖了开展学校体育活动所需的类型,有效的保证了学校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

体育育人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刚性需求和有益促进,也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的体育育人工作秉承“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坚持“育人至上、体魄与人格并重”,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使命,在培育体育精神,锻造健康体魄,学生全面发展,营造体育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努力探索。在课堂教学内容上,不断丰富和完善体育课的课程设置,推出了以校本课程《太极二十四式》为内容的教育改革。同时,体育课程项目的设置也不断地丰富和完善,在保留常规项目的基础上,陆续开展了瑜珈、地面球、毽球、板羽球、高尔夫等新兴项目,体育课程设置日益丰富多样。另外,疫情期间积极落实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工作要求,精心制作网上体育课件,完善网上教学资源准备,认真开展好体育在线教学。通过线上教学,师生云上互动,不断激发学生运动热情和锻炼积极性。

始终把全面提高广大学生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作为第一要务,发展体育社团,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各种体育活动,如足球赛、篮球赛、乒乓球赛、羽毛球赛等。通过这些比赛增强全校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能力,让学生走出寝室,走向操场,使“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现代健康理念和“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精神落实到每一名学生。目前这些比赛已经成为了我校的特色品牌项目,成为我校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们还积极参与学生体育社团的指导工作,目前,我校有羽毛球、乒乓球、长跑、轮滑、武术等各种体育社团及运动队共23个,课余时间,各个体育社团在老师的指导下,有条不紊的开展工作,组织各种活动,极大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积极促进全校体育竞赛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一方面除全力服务竞技体育外,还全面对接群众体育、努力使体育竞赛工作成为体育教学中工作的大杠杆,发挥集聚效应,为学校体育建设多作贡献。

在抓好各个运动队训练与竞赛的同时,抓好高水平运动队训练的管理工作,贯彻“严格训练,严格管理”的方针,完善高水平运动队比赛机制,提升运动员的比赛能力。校男子手球队获得全国大学生第33届手球锦标赛冠军,击剑队相继在全国及上海市大学生击剑锦标赛中获得多枚金银铜牌,为学校获得了荣誉。在高水平运动队的带动下,先后组织男女足球队、男女篮球队、男女排球队、游泳队、射击队、橄榄球队等,参加上海市大学生运动会以及阳光体育系列赛,经过努力拼搏、刻苦训练,取得了显著成绩,扩大了对外交流。校男子足球队获得上海市大学生足球联盟杯赛冠军;校轮滑队参加全国大学生自由式轮滑锦标赛获得1金1银,参加上海市轮滑锦标赛获得2枚金牌;橄榄球队获得上海市运动会季军等;校男女篮球队分别在上海市阳光大联赛中获得季军和第四名;校空手道队在上海市阳光大联赛中获得两项冠军、三个季军的优异成绩。

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工体育活动也是我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校工会、体育部的共同努力下,每年上半年的教工乒乓球比赛,下半年的教工羽毛球比赛,以及校运动会已经成为我校教工的品牌赛事。同时,鼓励和配合各二级学院因地制宜,举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体育文化活动,如体育嘉年华、趣味体育比赛等,各类校内比赛热闹非凡。另外,立足服务功能,努力丰富教职工健身活动内容和形式,促进教职工逐步养成爱锻炼、会锻炼、勤锻炼的良好习惯。2019-2020年度将简单易学、安全高效的健身气功八段锦项目作为教职工健身活动日常培训普及的重点项目。采取“上门培训”和“定点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培训,并通过校运动会开幕式进行了近150人的教职工八段锦教学成果展示。

此外,学校体育部积极实施《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不仅每学年都组织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如实上报各项数据。而且成立了上海电力大学体质健康中心,购进了先进的体质监测仪器,能够更加科学、全面的对师生体质进行评估,更好的指导师生科学健身。2019年全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优良率17.33%,及格率78.6%,超过本市平均水平。

我校体育场馆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管理制度规范,场馆建设达标,器材配备齐全,满足每个项目的教学、比赛及课外活动的需要,人均使用面积达到教育部要求。相关配套设施完备,室内场地的灯光、地板、大屏幕,室外场地的看台、护栏等设施良好。此外,场馆器材的安全保障设施完善,危险项目配有垫子等保护装置,加强了危险器材管理,保证了场馆器材的安全使用,达到了教育部对体育器材和设施的要求。制定了详细的场馆设施的管理制度。明确目标、权利、责任、义务,做到合理、公正、公开,确保了管理制度规范性。体育场地对校内外人员均实行免费开放。

目前,学校室内外体育场地总面积63575平方米,生均5.06平方米。其中,室内体育场地总面积4475平方米,生均0.35平方米;室外体育场地总面积共计59100平方米,生均4.7平方米。体育设施设备、器材积累丰富,涵盖了开展学校体育活动所需的类型,有效的保证了学校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

我校足球队获得上海市大学生足球联盟杯赛冠军

我校承办第三十三届中国大学生手球锦标赛

我校手球队获得第三十三届中国大学生手球锦标赛冠军

我校击剑队员金黄佳同学获得第二十五届中国大学生击剑锦标赛男子重剑个人金牌

体育部教师为学校教职工培训八段锦健身功法

校第二十五届运动会开幕式八段锦表演

53.学校卫生机构健全,卫生工作管理规范,健全传染病预防体系。学生健康体检率达100%。落实健康教育课(活动)及预防艾滋病等教育。控烟工作达标。

认真做好新生体检工作,新生体检率达到100%;在各学院的积极配合下,2019年共计1264人次参加献血,超额完成了全年献血指标。加强传染病管理工作,健全传染病预防体系,做到有制度、有门诊日志、有自查登记、有传染病报告登记。科室设有专职和兼职传染病管理人员,负责传染病的登记、传报、隔离、转诊治疗、消毒、随访等工作,使传染病防控工作真正落到实处。落实健康教育课(活动)及预防艾滋病等教育,开设《大学生健康教育》选修课和艾滋病防控知识讲座,向新生发放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处方。贯彻落实《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积极推进建设无烟学校。在杨浦校区和临港校区食堂、教学楼、行政楼、宿舍楼等各建筑楼道内张贴醒目的禁烟标记,对师生定期进行禁烟宣传,宣传吸烟的危害。

学校重视开展各类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活动,在全校新生中开设心理健康通识教育课必修课——《大学生心理健康》。每学期定期举办心理健康的系列主题活动。2019年4月,举行以“我的国我的家,我的心晴成长”为主题的心运会;2019年11月,举行2019年大学生心理知识竞赛,旨在帮助同学们了解更多的心理健康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简单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以及初步掌握心理保健常识,从而能够更加积极地应对学习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卫生工作条例,加强学校卫生机构建设,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岗位职责,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严格执行上海市大学生医保相关政策,建立学生健康档案。认真做好新生体检工作。在2020年,顺利完成了2596名本科新生及1216名研究生的体检筛查工作。新生体检率达到100%;在各学院的积极配合下,2020年共组织1263人次参加献血,超额完成了全年献血指标。加强传染病管理工作,健全传染病预防体系,做到有制度、有门诊日志、有自查登记、有传染病报告登记。科室设有专职和兼职传染病管理人员,负责传染病的登记、传报、隔离、转诊治疗、消毒、随访等工作,使传染病防控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全年处置水痘患者10人,在及时治疗的同时做好水痘班级的晨检工作,为防止更广泛的传染病发生,组织水痘班级同学155人紧急接种水痘疫苗,组织全校师生自查水痘。处置肺结核同学6人,排查密切接触者181名,做好密切接触者的筛查工作。严格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做好对传染病隔离、转诊、消毒、随访等工作。



e58fe7b40e27325490bb0241b2f3ccb

落实健康教育课(活动)及预防艾滋病等教育,开设《大学生健康教育》选修课,组织二级学院学生参加“肺结核防控”及“艾滋病主题教育”活动。并通过海报、宣传册等向学生普及卫生知识,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向新生发放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处方。积极贯彻落实《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推进建设无烟学校。在两校区食堂、教学楼、行政楼、宿舍楼等各建筑楼道内张贴醒目的禁烟标记,对师生定期进行禁烟宣传,宣传吸烟的危害。



支撑材料及链接:

2019年大学生心理知识竞赛活动总结.docx

心理中心举办2019年心理运动会活动.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