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积极贯彻落实绿色学校创建要求,举办了节能减排周活动,结合“节水型校园”建设,以“绿色发展,节能先行”为活动主题,深入开展全校师生节能低碳宣传教育,大力倡导勤俭节约教育,在全校营造节能降碳的浓厚氛围。 经过前期申请、调研自评、复核等过程,完成了2019年上海市能效领跑者的创建工作,获得了“全国节约型机关事业单位”称号;完成“上海市节水型校区复评及创建工作”;目前正在积极申报上海市雨水综合利用案例评选工作。通过系列的节能创建工作,进一步提升了我校节能管理的水平。
55.推进生活垃圾和餐厨垃圾分类减量处置。学校绿化率35%以上,注重校园公共场所的人文景观建设。落实绿色学校(节粮节水节电)创建要求。开展低碳节能教育。
为切实做好校园垃圾分类工作,后勤处制定并发布《上海电力大学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试行)》。在完善制度建设的同时,积极推进硬件设施更新改造工作,完成分类垃圾桶更换、厨余垃圾处理站建设及生活垃圾箱房改造等工作。邀请专家来校对垃圾分类工作进行专业指导,同时做好师生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提升师生文明素养。在两校区食堂、学生宿舍等公共场所建立生活垃圾分类综合试点,通过物业员工和志愿者的引导,由点到面逐步推进,形成带动作用和示范效应。记录台账显示,垃圾分类开始初期,校区每月干垃圾数量约为1750桶,从今年9月1日开学至今通过严格管控,现校区每月干垃圾数量明显减少,约为1250桶左右。
参与全国性节水型高校的评比工作,推进节水创建。成立节水小组,把节水工作落实到实处,进一步完善的节水节电的管理制度,开展主题研讨会,在校内张贴节水节电宣传标语,重视宣传教育,在学生群体内组建勤工俭学巡检队,广发节水倡议书,与专业相结合,开展水质监测,废水降解试验等活动,并且每年定期在全校开展大型节能减排宣传周活动。
完成了临港校区能机学院能耗分项计量项目,对用水、用电情况进行分项计量,并实时上传数据到校园能耗监测平台,为全校推广能效考核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撑。完成了水平衡测试硬件配套及节水型学校(临港校区)对标诊断报告项目,为后续开展节水型(示范)学校创建工作进行前期摸底。完成了上海电力大学智能化无人值守变电站建设项目,通过传感技术、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实现临港校区所有变电站无人值守自动化运行,可大大提高变电站运行的高安全性与高可靠性。完成了杨浦校区合同节水管理——节水效果保证型的方式对学校开展智慧用水管理,安装了41 块智能流量监测设备,同时在平凉路校区安装 42 套智能数据采集设备,实现了校园用水的高效信息化管理。完成杨浦校区节水型校园创建,并获示范性节水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