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理论教育

做好顶层设计,健全规章制度,制定思政课程创新计划,开展课程思政评选,排查师生思想动态,加强宣传阵地建设,全面推进理论教育见成效。

加强顶层设计,制定《“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三全育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以25项思研会课题形式支持“三全育人”试点和全面推进;开展“电亮初心,不负使命”示范党课,党委书记在上海教育电视台“周末开大课”栏目上思政课“电亮新时代、力擎新使命”;评选出13项“十育人”案例重点培育;举办“红色足迹伟大转折——遵义会议纪念馆主题展”,参观量达6000余人次;开展“临港地区大中小学生同上一堂思政课”,近400名大中小学生参加;推进“临港大学堂”项目;与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上海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外高桥第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共建“三全育人”实践基地。

集体备课与宣讲相结合,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严格落实《关于马克思主义学院集体备课制度实施办法》;戚卫红、杨勇老师成功入选市教卫系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宣讲团;制定《上海电力大学思想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草案)》,推进“一课一改革”;举办思政课“创新论坛”,把脉思政课教学,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进一步推进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协同创新;制定落实《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三年师资建设规划(2019-202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师资整体水平;学校领导通过参加“与学生面对面”、联系学院、联系支部、联系班级等活动每学期上思政课不少于一次;院(系)主要领导通过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以及党课、团课等形式每学期上思政课不少于一次。

出台《上海电力大学“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工作方案》,从学校层面统筹全校课程思政工作。教务处构建“以思政课程为核心、以中国系列课程与综合素养课程为主干、以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为支撑”的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实现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化。举办上海电力大学首届“课程思政”示范课评选活动。26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申报,11门课程获奖。“学习强国”平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科学报》《新民晚报》等多家媒体报道。2019年学校立项建设25门“课程思政”建设,投入资金50万元。获批上海市“课程思政重点改革领航学院”建设项目。

“能源中国”课程,构建了以“能源”为主题,以“中国”为主线,以“上大课、讲大势、传大道”为目标的“中国系列”品牌课程,在能源中国、动力中国、健康中国与美丽中国上做文章,注重培养学生世界眼光、家国情怀、民族精神、专业素养和职业伦理。

在每学期开学初对全体在校学生进行开学初思想动态调查,调查内容涵盖学生对近期国际国内时政、社会热点的关注情况,学生回乡见闻、在暑假及开学初的思想热点,学生对上学期学习情况的总结及新学期的准备情况,学生对学校各方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等。

每个学期开学初开展教师思想动态调研,及时了解、掌握教师所思所想,关心教师在工作、生活中的困难,为今后更有针对性的对学校建设、思想建设、教师培养等工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依据。2019年,开展高校教师认知学生思想状况调查。

加强审批事前管理和事中监管。2019年,修订《上海电力大学关于举办哲学社会科学报告会、研讨会、讲座、 论坛中出现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对人文类报告实施一会一报制度,注重讲座过程管理。学校人文类讲座要在宣传部备案。

加强宣传报道和信息平台管理。注重学校各类报刊、杂志、网站、新媒体和印刷品、海报栏、横幅等的内容监管,制订《上海电力大学杨浦校区校园橱窗使用管理办法》,制订《上海电力大学报刊出版管理实施细则(试行)》。规范师生接受媒体采访,境内媒体采访必须经过宣传部审批;境外媒体采访,必须经过宣传部同意,并对采访内容进行核查。

建立健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发布管理。对于意识形态较强的研究成果,须经作者填写《意识形态保密审批表》并审核后,再谨慎发布;重点把控智库机构建设,在决策咨询成果发布前进行安全保密审查。

制订《教材管理规定》等规范加强教材使用和自编教材管理。学校思政课教材严格执行教育部相关文件要求不走样,对于工科类教材,尤其引进版本也严把政治关,确保不出问题。

4.规划、部署和积极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和“三圈三全十育人”工作

马院将集体备课与宣讲相结合,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贯彻落实全国和上海高校思政工作会议、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重要讲话及《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精神,改进和加强思政课。严格落实《关于马克思主义学院集体备课制度实施办法》,要求全体教师通过集体备课、支部活动,结合2018版新教材开展集体备课,每门思政必修课探索成立一个备课小组,每门课每学期开展3-4次集体备课交流,形成一份新版教材集体备课成果集。2018年,思政课骨干教师积极参与学校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宣讲团,结合思政指导员工作,宣讲十九大精神。今年,巩军伟、焦连志、焦娅敏老师到学院讲授党课,焦娅敏老师还到校外上海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宣讲十九大。2019年,戚卫红、杨勇老师成功入选市教卫系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宣讲团成员名单。在参加上海市委党校关于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培训后,在校内外进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宣讲。

在服务“三圈三全十育人”工作中多方协同,形成“大思政”育人效应。协同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等多部门,举办市教卫“示范党课”之“电亮初心,不负使命”;协助宣传部搞好“电亮新时代,力擎新使命”周末开大课的导向工作。



指导第二课堂,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参与党课培训,促进党务工作与思政工作联动;大力支持教师担任学生辩论赛、演讲赛的指导教师和评;指导学校唯一的大学生理论社团——时习社,积极培育大学生理论骨干,2019年思政课老师指导的实践成果荣获2019年“知行杯”上海市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大赛上海市一等奖。




注重加强网络和新媒体育人。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抢占网络阵地,学院探索如何加强网络和新媒体育人的有效做法。今年尝试与杨浦区区委组织部和哔哩哔哩弹幕网合作,推荐巩军伟老师参加杨浦区“大家微讲堂•社区政工师”活动,在哔哩哔哩网站直播开讲“主流价值观大片的新时代”,来自运河湾、时尚中心、上海海洋大学科技园和复旦软件园等企业和园区的白领创客、党员代表,以及来自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电力学院等高校的优秀学生代表与巩老师展开了积极而热烈的互动。同时,我们还在校内请各学院组织学生做好收看直播工作。直播过程中,弹幕频飞,观众参与互动热情高涨。这是我校思政课教师首次在网络直播开讲,取得了十分良好的教育效果和社会效果。

制定思政课程改革创新计划,推进“一课一改革”;组织教师参加上海理工大学举办的“四校”2019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教学展示活动;加强顶层设计,制定《“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三全育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以25项思研会课题形式支持“三全育人”试点和全面推进;开展“电亮初心,不负使命”示范党课。党委书记在上海教育电视台“周末开大课”栏目上思政课“电亮新时代、力擎新使命”



评选出13项“十育人”案例重点培育;举办“红色足迹伟大转折——遵义会议纪念馆主题展”,参观量达6000余人次;开展“临港地区大中小学生同上一堂思政课”,近400名大中小学生参加;推进“临港大学堂”项目;与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上海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外高桥第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共建“三全育人”实践基地。

5.规范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设置和教学管理

学校聚焦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获批上海市“课程思政重点改革领航学院”建设项目,举办首届“课程思政”示范课评选活动,建设全国首家研究生思政教育基地,建立校外思政实践基地,聘任“国企骨干校外辅导员”,组织申报了53项思政育人案例,两年共立项54项思政育人课题,积极报道疫情防控和线上教学师生典型108条。

马院制定思政课程改革创新计划,推进“一课一改革”。出台《上海电力学院思想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草案)》,结合每门课程的教学特点,考虑学生的接受心理与社会关注热点,推进“一课一改革”,即依托上海市级精品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完善“研究型”实践教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强化马克思主义原著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创新微课教学模式。《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培育“专题式”教学,聚焦“重大历史人物的解读对纲要课教学的作用研究”。出台《马克思主义学院关于混合课程推进工作计划(试运行)》《马克思主义学院关于推进“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试点工作的实施办法(试行)》,开展混合教改,探索改进和加强思政课教学效果的新途径。

每年举办思政课创新论坛,改进和加强思政课。邀请全国对分课堂名师、上海电机学院陈瑞丰老师来校交流对分课堂教学法。已有教师在学习之后,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试行该方法。每年举办思政课“创新论坛”,邀请知名专家传经送宝,把脉思政课教学,为加强和改进思政课提供指导,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

(1)第八届思政课“创新论坛”聚焦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修订组成员、教育部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兼职教授杜玉华分享参与修订马工程重点教材的过程与诸多思考,系统讲解了“三进”工作的基本原则、重点难点和进一步的建议。



(2)2019年,举办第九届思政课创新论坛——“2019年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创新论坛”,进一步推进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协同创新,得到《光明日报》《中国科学报》《科学网》《教视新闻》等多家媒体报道。

光明日报客户端:上海电力大学举办“思政课创新论坛


(3)举办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举办2018版新教材优秀教案、课件、案例评比大赛,推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在上海市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中2位教师荣获三等奖。巩军伟老师担任杨浦区“大家微讲堂•社区政工师”,在哔哩哔哩网站直播开讲,反响热烈。

(4)组织教师观摩全国顶级思政课教学比赛,选派教师参加上海市高校思政课公开教学展示活动,在上海市“超级大课堂”展示中先后获得“最优团队”和“优秀团队”奖;协办临港高校集体备课会,在同行交流、竞技中提升自我。 


“2019年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专题会议——临港高校思政课校际集体备课与交流会”现场


(5)实施思政课治理提升工作,开展教学“名师面对面”系列活动。邀请近年来在上海市、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比赛中获奖的优秀教师来校开展教学展示、交流教学心得,并对马院青年教师的教学进行点评、指导,现已成功举办《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场1场。

6.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改革,拓展“中国系列”课程,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

学校加大顶层设计力度,2019年4月出台《上海电力大学“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工作方案》,从学校层面统筹全校课程思政工作。教务处构建“以思政课程为核心、以中国系列课程与综合素养课程为主干、以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为支撑”的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实现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化。将思政教师、专业教师、辅导员、管理人员凝聚成“全员育人共同体”。遵循“抓好试点、稳步推进、逐渐展开”的工作思路与原则,推进全课程同向同行,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近三年来,上海电力大学共立项建设课程思政试点项目102项。2017年校级立项的25门课程思政建设课程,2019年初结题验收取得丰硕成果,公开发表高教论文27篇、编写课程思政教学案例80个、制作课程思政微视频146个,并认定其中6门“优秀”“课程思政”试点建设项目:“电力电子技术”、“发电厂主系统”、“计算机科学导论”、“数学模型”、“机械制造工艺学”和“信息之光——电子创新设计与工程实践”。

“能源中国”课程,构建了以“能源”为主题,以“中国”为主线,以“上大课、讲大势、传大道”为目标的“中国系列”品牌课程,通过挖掘能源电力发展背后蕴含的人文情怀、德育元素,激发学生爱国、爱校、爱专业,把低碳生活、清洁能源、智能电网、绿色经济与人民富裕、国家强盛相关联,在能源中国、动力中国、健康中国与美丽中国上做文章,注重培养学生世界眼光、家国情怀、民族精神、专业素养和职业伦理。

学校积极开展有关“课程思政”的教师培训和交流活动,邀请“课程思政”领域的校内外专家举办讲座,让教师深刻了解课程思政改革理念,适时总结、交流试点课程建设经验和成果。各二级学院也开展相应的讲座。

2019年度校级“课程思政”专题系列讲座安排 

时间

主题

主讲人

地点

2019.4

立德树人: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拓展

李家珉教授

临港学术楼301

2019.6

课程思政的理念与实践

顾晓英研究员

杨浦行政楼9

6号会议室

2019.9

课程思政的内涵、价值和路径

曹家麟教授

临港学术楼301

2019.11

以德立身、以德育人,争做“四有”好老师

杨平教授

临港学术楼301


学校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结合最新教育部发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高〔2020〕3号)和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深入推进上海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意见》(沪教卫党〔2020〕186号)等文件精神,扎实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建立健全党委领导下的内部贯通化的育人机制,推进三全育人。统筹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课程思政建设。各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相互协同、落实落细课程思政实施方案,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让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结合专业特点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深挖“上电”精神富矿及各学科历史传统,将“上电精神”深度融入各类课程建设,逐步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具有“上电特色”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典型案例和特色做法。从2017年至今已校级课程思政建设立项165门课程(其中2020年校级立项课程思政建设项目66项),不断提升学生的课程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

在充分发挥学校能源电力学科特色和专业优势的基础上继续建设“中国系列”课程——《能源中国》,构建了以“能源”为主题,以“中国”为主线,以“上大课、讲大势、传大道”为目标的“中国系列”品牌课程,通过挖掘能源电力发展背后蕴含的人文情怀、德育元素,激发学生爱国、爱校、爱专业,把低碳生活、清洁能源、智能电网、绿色经济与人民富裕、国家强盛相关联,在能源中国、动力中国、健康中国与美丽中国上做文章,注重培养学生世界眼光、家国情怀、民族精神、专业素养和职业伦理,激发学生爱国、爱校、爱专业的热情。目前该课程已开设线上课程,并采取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点击学习人数近万。2019年获批“上海市课程思政重点改革领航学院”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继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探索构建校企合作的实践课程思政体系,加强开展与上海市相关企业的合作,积极开展实践类课程思政教学;注重学科交叉,利用科技创新、网络安全等教学案例,进一步挖掘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提升课程思政的教学质量。

2020年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校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名师工作室,推进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成立“课程思政工作室”,建立了思政课教师与专业教师及相关课程的融通联动机制,通过开展集体备课、专题研讨等,发挥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指导和引领作用。






青春SUEP微信推送:第688期

青春SUEP微信推送:第689期


马院高度重视课程思政工作,发挥学科主导作用和辐射作用。2019年,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课程思政工作室”,服务学校课程思政工作;2018年,编写《德苑择芳 思政集萃》口袋书服务课程思政。全书63页,分为辩证法、唯物史观、认识论、道德、法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章节,高度凝练思政课精粹;2019年编写《思政集萃 德苑择芳》2.0版小册子,为专业课程思政提供配套指导用书;与其他学院交流,马院8名教师参与到全校各两级院系指导,举办“课程思政”交流研讨2次 。

促进思政课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助力学校课程思政工作。马院积极发挥自身的理论优势,为各兄弟院校提供理论指导,与教务处联合举办全国性研讨会“同向同行 立德树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专题研讨会”,《人民网》《上海教育新闻网》多家媒体进行报道,获得了广泛好评。

探索建设特色鲜明的思政课程。主导设计、推动上海电力大学“中国系列”通识教育课程——《能源中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开设线上课程,点击人数近万人,即将出版教材;打造适合研究生的课程思政——《能源中国》2.0版。2018年5月份,邀请长期从事科技创新研究的吴寿仁教授,在杨浦校区图文中心一楼报告厅为我校研究生带来了别开生面的一堂思政课:《能源创新,路在何方?》,同学收获颇丰。2019年11月份,举办“百年浦电 盛世华章”专题讲座。

2019年环化学院出台《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课程思政推进方案》,确定学院课程思政3年工作计划,决定三年内课程思政覆盖所有专业核心课程,教授(尤其是由学术头衔的教授)主讲的课程优先覆盖。学院立项1项市级课程思政项目、7项校级课程思政项目,其中由郭文瑶老师负责的《煤化工工艺学》在2019年被评为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结合课程特色培养学生的爱国、勤学、务实的精神以及增强学生的职业责任感,并在上海电力大学首届“课程思政”示范课评选活动中获优胜奖。学院辅导员通过《形式与政策》和《职业规划》等课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第一课堂育人。学院每月召开教师全院大会和政治学习,对全国及上海事教育大会和思政大会精神进行学习传达,学院班子成员多次在全院大会上强调师德师风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用案例教育的方式强调教师必须加强课堂思政建设。学院组织召开“建设混合式金课,打造一流课堂”主题研讨会在临港校区举行,特邀黄冬梅副校长和上海交通大学首届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负责人林志新教授做主题报告。学院开展4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培养工作会,邀请校长李和兴做“青年教师成长与责任”报告,鼓励青年教师将思政教育融于日常教学活动。学院郭文瑶老师在第四届上海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代表学校参加了自然科学应用学科组竞赛并获得三等奖,实现了学院本科教学在市级大赛中的突破。2020年学院开展4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培养工作会,邀请校长李和兴做“青年教师成长与责任”报告,鼓励青年教师将思政教育融于日常教学活动。学院郭文瑶老师在第四届上海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代表学校参加了自然科学应用学科组竞赛并获得三等奖,实现了学院本科教学在市级大赛中的突破。

电气学院坚守第一课堂主渠道,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总体设计制定对接行业战略课程建设三年计划,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将建设成果纳入教师考核激励机制。注重推进课程育人,电气专业十门核心课程中有8门为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立足电力、立足应用、立足一线,从教师培训、课程建设、教学方法改革等多要素全方位落实落细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上电故事。在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评比,进入终极pk的11门课程中我院有4门课程,其中,模拟电子技术获得一等奖、电力电子技术获得二等奖、高电压技术、发电厂电气主系统获得三等奖。教师们立足电气学科的特殊视野,依托国家能源局首个校园智能微电网示范工程与1000kV练塘直流换流站等的沉浸式教学,开展“四个自信”的课程思政建设阐述知识背后的逻辑、精神、价值等,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导的有机统一,有力支撑三圈三全十育人。开展案例交流,尽早形成《电气学院课程思政课程案例集》,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结合新工科要求,推进打造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度的“金课”课程教学改革,促进教师教学技能提升,举办学院第一届教师教学技能比赛。学院邀请历届市级讲课比赛获奖教师赵璐、王磊、周波老师现场示范教学;并以课程组为单位分示范组和青年组开展教学比赛。25位骨干教师参赛,全院教师参加观摩。杨欢红、王育飞等获示范组获比赛一等奖,赵耀、魏书荣获青年组比赛一等奖,教学过程中基础理论与应用实践相结合,特别是工程科研案例集中展示科研反哺教学的强支撑,还有课程思政等人文素质的巧妙融入展现了电气工程学院教师对教学的不懈追求以及良好的课堂教学素养,充分展现电气学院教师爱岗敬业、严谨治学的职业精神。

2020年电气工程学院抓机制创优,不断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的组织领导。学院坚守第一课堂主渠道,全面加强党的领导,设立学院“课程思政工作室”,开展课程思政重点难点问题和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等研究,总体设计制定对接行业战略课程建设三年计划,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将建设成果纳入教师考核激励机制,推动课程思政创新和教学质量提升。对参与建设的课程由学院配套相关经费开展建设,加大课程建设经费投入力度。抓校企融合,不断丰富课程思政建设的资源供给,探索“课堂教学+专题教学+实践教学”三位一体综合教学模式。教师们立足电气学科的特殊视野,依托国家能源局首个校园智能微电网示范工程与1000kV练塘直流换流站等的沉浸式教学,开展“四个自信”的课程思政建设阐述知识背后的逻辑、精神、价值等,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导的有机统一。围绕教育部“双万计划”,落实“一流课程”建设,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电子技术两门课程成功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抓知行合一,不断激发课程思政建设的现实活力。切实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育教学工作,确保“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充分利用重大疫情这一特殊时期、特殊情境,将专业学习与当前实际相结合,引导学生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生动开展案例式课程思政交流。坚持问题导向,在开展课程思政的过程中要开展案例式教学,把课程思政过程中重点难点问题的答案和方法努力交流推广,形成《电气学院课程思政课程案例集》,提升广大教师做好课程思政的自信心与自觉度。例如在课程中引入雷神山火神山电力建设案例,把疫情防控中的典型经验与感人事迹变成教学中的“活教材”,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培养学生们爱国爱民的家国情怀和奉献电力的奋斗精神,主动担负起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学院电气专业十门核心课程中有8门为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电信学院在“课程思政”方面不断进行探索,形成了以点带面,核心课程全覆盖,书院与实践育人相结合的课程思政理念,主要包括:学院党委领头,和党政班子一起加强学院课程思政的顶层设计,做出与学院学科专业特色鲜明有示范性的专业基础课程:信息之光。组织专业课教师与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学科交叉备课,明确教学目标,创新授课方式,积极主动地挖掘传授学科专业知识中的思政育人资源。组织教师参加了5场课程思政研讨会。鼓励教师对专业课程进行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研究实践。积极参加首届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的评选,最终《信号与系统》获得一等奖,《电子电路设计入门》获得优胜奖。学院进行了“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征集评选活动,共征集了16份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形成课程思政案例集。积极开展课程思政专题研讨会。4月19日,邀请华东理工大学万永菁老师开设讲座“一堂课的故事——新时代下关于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思考”。11月12日,邀请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张勇老师进行了题为“课程思政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的主题报告会。结合校院应用型本科和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建设,学院积极进行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专业课程思政的探索。电子书院融入课程思政,助力学生成长。学院不断探索“学院办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经过多年实践,育人机制和模式不断完善。顶层设计,探索完善“书院”实践育人新模式。目标导引,“科学化”设置课程体系,引导学生把兴趣爱好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促进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联动,培养学团队协作、独立思考、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专业课、实践课和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具有“电力”特色的书院育人机制。

经管学院认真贯彻教育部《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扎实推进上海市及学校关于疫情期间线上教学工作整体部署及安排,积极响应学校党委和教务处相关工作要求,提前谋划、精准施策,从提高政治站位的高度充分发动教师全员参与,赢得了老师们的理解与大力支持。经管学院2019-2020第二学期的全部课程(包括任意选修课和实践课程等在内,共152门课程)全都保质保量地完成了线上教学的各项工作,2020-2021第一学期的全部课程(包括任意选修课和实践课程等在内,共157门课程)全都顺利完成了从线上教学到线下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过渡。学院高度重视疫情防控期间的教学工作与思想工作,积极引导教师将疫情防控、思政教育、专业课程和线上教学进行充分融合,充分发挥课堂立德树人的“主渠道”作用,赋予专业课程价值引领功能,不断拓展课程思政新路径。学院全体党员教师和2017-2019年已经立项“课程思政”的教师率先垂范,将思政教育融入线上教学人才培养全过程,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中,将思政教育嵌入每一节课中,强化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专业课程教学的各个阶段,学院教师始终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积极的心态、饱满的热情和顽强的意志,践行初心使命。同时,根据教学规律和线上教学实际情况,教师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或特长优势,稳重求变,勇于创新,提升教学质量从而提高学生自身主观能动性,将“以教为主”逐渐变为“以学为主”,让同学们从感性角度上升到理性思考,切身体会到中国速度、中国力量和中国精神,引导广大同学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践行使命担当与责任坚守,培养家国情怀、见诸爱国主义行动、崇尚科学、不断提高科学素养,确保线上教学能够达到最佳教学效果。下一步,经管学院将进一步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和课程“质量工程”建设,将立德树人贯彻到专业课堂的全过程、全方位、全成员之中,使学院的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推进、相得益彰,努力构筑经管学院全员全方位育人的大格局。

国交学院教育改革深入、办学质量提高。与国交处、继教学院共同举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电力人才高级研修班与,宣传中国成功经验,展现中国光明前景,促进各国在能源电力领域的互利合。运行好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项目的管理,注重学生的国际化视野的培养,加强出国学生的教育管理,关注出国学生的教育管理,通过深化第一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式制定《国交学院关于加强出国学生思政教育及管理的方案》。

2019年4月22日,经管学院制定了《经济与管理学院关于“课程思政”工作的实施意见》(上电经管〔2019〕13号)、思政教育方面:《关于开展上海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读懂中国”活动的通知》(上电经管〔2019〕27号),设计民族学生的管理办法:2019年4月22日发布关于印发《上海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本科生学分警示管理办法》的通知(上电经管〔2019〕15号),在学位评审方面:5月20日《关于成立经济与管理学院学位委员会的通知》(上电经管〔2019〕16号)。

构建了比较完备的三圈三全十育人体系,学院以“一个中心(人才培养)、两个基本点(科研、教学)、三个维度(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网络平台)”来开展育人工作,以宽口径、应用型、有竞争力、国际型人才为培养目标。通过新生习惯养成、“书香经管”、“师长导航”、“就业力UP训练营”、“双创训练营”等特色项目推进“三全育人”。

并在2019年4月23日上午,经济与管理学院教学质量提升工作指导座谈会暨“金课五年计划”启动会在我校临港校区经济与管理学院会议室举行。5月9日下午,经济与管理学院“课程思政”研讨会在我校临港校区经济与管理学院会议室举行。联合党总支书记周慧杰教授、学院课程思政领导小组全体成员、2019年课程思政项目负责人出席了会议。

自动化学院党委积极组织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活动,加强正面宣传,及时宣传报道先进典型,及时宣传报道开展的各项活动,夏飞老师以《嵌入式计算机系统》参加首届“课程思政”示范课比赛,获评优胜奖。

7.定期开展干部师生思想动态调研或意识形态动向分析

教工部为更好地了解教师的思想、工作、学习生活等基本状况,更有针对性的提升教师的政治理论素质和教书育人的能力,于每个学期开学初开展教师思想动态调研,及时了解、掌握教师所思所想,关心教师在工作、生活中的困难,为今后更有针对性的对学校建设、思想建设、教师培养等工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依据。

学工部为及时了解我校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情况,倾听学生对于学校发展的建议和意见,推进我校教育及服务工作,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度,学校在每学期初对全体在校本科生进行思想动态调研。疫情防控期间,学工部协同各二级学院通过网络视频会、调查问卷、主题班会、个别访谈等形式,全方位了解学生思想状况,调研内容包括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下学生的思想动态,学生对近期国际国内时政、社会热点的关注情况,学生对在线学习情况的总结及回归课堂学习的准备情况,学生及其家庭假期突发情况,以及对学校各方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等内容,学工部以调研数据为依据,研判学生思想动态并撰写调研报告,针对学生关心、关注问题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思路、新方法的探索。

根据上海市教委的部署,我校于2019年3月开展了2019年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调查以抽样问卷调查和座谈会访谈会进行。此次调查活动共发放问卷630份,回收问卷630份,有效问卷628份,有效回收率为99.68% ;组织学生座谈会14场,访谈学生13人。调查表明,我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主流积极健康向上,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核心价值观,政治认同度高,坚持拥挤党的领导和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以及网络日益成为学生获取信息和沟通的主要渠道,对此学校积极打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以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大学生的成长需求。

党办春秋季学期伊始牵头教工部、学工部、研工部开展师生思想动态调研,通过座谈会、个别访谈、实地调研等形式,充分了解、掌握并上报师生思想动态,征集全校师生对学校改革发展、民生保障、新校区配套等方方面面的意见和建议,按照校党委会“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的工作要求,分解任务清单,层层落实推进,相关部门主动回应群众关切,研究提出具有针对性、操作性的解决方案,对应该及时解决、一时难以解决和暂时无法解决的各类型问题做好解决方案和解释说明,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和形式,切实做到密切联系群众,进一步提升师生凝聚力、向心力,提高思政育人、服务育人有效性。

2020年因疫情原因春季学期开学延迟,按照上级部署,假期期间相关职能部门、二级学院加强师生思想动态、心理健康、出行安全、线上教学等各项工作,特别加强对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师生联系和管理,按照开学方案做好应急培训和演练,提前做好返校前各项准备;师生每天开展居家健康监测并及时填报学校健康监测平台;相关部门、学院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分类指导、精准施策、拓展渠道、重点帮扶、全力以赴扎实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提高育人成效;师生返校后,及时关注师生思想动态、心理健康,开展心理健康测试,每天做好健康监测,征集师生对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学校改革发展、教学科研、民生工程等等方方面面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和形式,切实做到密切联系群众,进一步提升师生凝聚力、向心力,提升群众满意度;提高思政育人、服务育人有效性。

8.规范哲学社会科学报告会、论坛、研讨等管理制度

宣传部一加强审批事前管理和事中监管。2019年,修订《上海电力大学关于举办哲学社会科学报告会、研讨会、讲座、 论坛中出现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对人文类报告实施一会一报制度,注重讲座过程管理。学校人文类讲座要在宣传部备案。2019年1月至11月,审批哲学社会科学报告会、研讨会、讲座和论坛29次,干部培训班不包含在内。二加强宣传报道和信息平台管理。注重学校各类报刊、杂志、网站、新媒体和印刷品、海报栏、横幅等的内容监管,制订《上海电力大学杨浦校区校园橱窗使用管理办法》,制订《上海电力大学报刊出版管理实施细则(试行)》。规范师生接受媒体采访,境内媒体采访必须经过宣传部审批;境外媒体采访,必须经过宣传部同意,并对采访内容进行核查。三建立健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发布管理。对于意识形态较强的研究成果,须经作者填写《意识形态保密审批表》并审核后,再谨慎发布;重点把控智库机构建设,在决策咨询成果发布前进行安全保密审查。四制订《教材管理规定》等规范加强教材使用和自编教材管理。学校思政课教材严格执行教育部相关文件要求不走样,对于工科类教材,尤其引进版本也严把政治关,确保不出问题。

科研处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上级党委关于意识形态和宣传思想工作的决策部署,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协助宣传部做好健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发布管理,加强科研成果入口管理,制订了《上海电力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发布管理办法》(上电科[2020]13号)。对于意识形态较强的研究成果,成果发布须执行报批程序,研究成果作者在举办成果发布活动前须填写《意识形态保密审批表》,至少提前10个工作日经二级学院签字同意后报科研处审批,并报宣传部审批。如发布成果有涉外因素,须报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审批后,再谨慎发布。论文、研究报告、著作类研究成果纸质材料和《意识形态保密审批表》以年度为单位统一立卷归档至宣传部。

教务处在原版外文教材引进和使用的审核管理有严格要求,必须选用思想观点正确,无政治性和政策性错误,语言文字规范的教材。并且加强了对引进国外出版社出版的外文教材规定,要求严格遵守国家出版物进口管理的有关规定,各学院(部)请相关领域的校外专家与校内相关人员做论证,经学校党委宣传部、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管理委员会核定通过后放可使用。重点对引进的哲学社会科学教材进行核定把关。严禁引进涉及违反宪法、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宣扬邪教迷信等内容的教材。学校对教材管理高度重视,制定了《上海电力大学教材管理规定》,对全校教材进行了全面梳理,尤其是涉及马工程教材和外文教材做了规定,并进行了专项检查。


支撑材料及链接:

附件:上海电力大学教材管理规定.docx

8-上海电力大学教材管理规定.docx

3、上电委(2019)94号-上海电力大学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实施方案.docx

3、上海电力大学“三全育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docx

课程思政典型案例.docx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课程思政建设项目清单.xlsx

数字信号处理Y教学案例(教改结题案例).doc

教学案例_光线强弱报警器-光电综合实践--卞正兰.doc

信号与系统教学案例1.docx

信号与系统教学案例2.docx

《遥感与GPS应用》思政教案(上交).docx

FPGA应用开发思政案例--赵倩.docx

《高效嵌入式系统设计》思政教学案例(上交).docx

信号与系统教学案例5.docx

信号与系统教学案例3.docx

电子创新设计与工程应用   教学案例.doc

02-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思政教学案例(王计元)(修改版).docx

《实时操作系统设计》思政教学案例(上交).docx

教学案例_嵌入式Linux_V01.docx

高级片上系统设计思政教学案例--邵洁.docx

信号与系统教学案例4.docx

数字电子技术思政案例--邵洁.docx

11月23日电信学院教师参加“全国高校数据科学专业建设与大数据发展研讨会”.docx

4月16日电信学院邀请校思政指导员和教师给考研学生指导交流.docx

10月12日电信学院教师参加2019年秋季Arm“人工智能+X”复合专业师资培训.docx

4月2日和4月15日“金课”建设工作推进会.docx

4月19日电信学院外请专家解读习近平总书记经典论述.docx

10月25日电信学院教师参加多场人工智能相关培训班.docx

科技日报报道.docx

4月19日电信学院召开混合式课程建设及课程思政研讨会.docx

10月25日学院多名教师参加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研修会议.docx

10月11日上海电力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与Arm中国创新教育中心联合校外创业实践及实习基地签约与授牌仪式隆重举行.docx

9月21日电信学院教师参加OpenCV中国团队成立暨嵌入式人工智能培训.docx

4月1日电信学院邀请企业高管进课堂.docx

10月18日电信学院组织教师参加虚拟仿真“金课”建设培训会.docx

7月3日电信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成功举办《大潮流下的中国集成电路行业》讲座.docx

9月22日电信学院教师参加“2019年全国高等院校金课建设教学研讨会”.docx

6月11日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举行企业智能互联技术实践课程证书颁证仪式.docx

人民日报报道.docx

4月24日电信学院外请专家进行全英文教学示范课和教学比赛经验分享.docx

3月20日电信学院师生参观慕尼黑上海光博会和电子展.docx

4月9日电信学院召开全院教职工大会通报落实巡视整改.docx

科学网报道.docx

4月12日马院与电信学院联合举办课程思政集体备课研讨会.docx

新民晚报报道.docx

11月12日课程思政讲座新闻稿.docx

融通四海,畅想未来——我校搭建平台,服务一带一路能源电力共建共享.docx

国际交流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出国学生思政教育的工作方案(2019.11.29).doc

上电外院【2019】第3号 外国语学院“混合式教学试点”推进计划.doc

上电外院【2019】第2号 外国语学院“课程思政”建设管理办法.doc

外国语学院召开课程思政研讨会.docx

外国语学院组织教师进行课程思政专题培训.docx

我院组织教师进行混合教学线上平台学习培训.docx

沪电院教工〔2019〕1号关于做好开学初教师思想动态调查工作的通知.docx

沪电院教工〔2018〕 10号关于做好开学初教师思想动态调查工作的通知.docx

上电教工〔2019〕15号关于做好开学初教师思想动态调查工作的通知.doc

附件1:一句话摘编.docx

关于做好开学初学生思想动态调查工作的通知(2020-2021(1)).doc

上海电力大学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开学初学生思想动态调查报告.docx

附件2:上海电力大学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问卷(逐题整理数据%).doc

附件3:上海电力大学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座谈访谈提纲(逐题整理).docx

上海电力大学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报告.wps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开学初学生思想动态调查报告.doc

6、上电委(2019)54号-上海电力大学图书报刊出版管理实施细则(试行).doc

4、上电委宣(2019)8号-上海电力大学关于举办哲学社会科学报告会、研讨会、讲座、 论坛中出现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修订).docx

5、上电委宣(2019)9号-上海电力大学杨浦校区校园橱窗管理办法.docx


1、上海电力大学马院教师积极参与学校“多方联动聚合力”的育人格局

https://skb.shiep.edu.cn/90/e1/c1735a168161/page.htm

2、上海电力大学马院教工党支部与时习社联合举办扬帆论坛活动

https://skb.shiep.edu.cn/f0/97/c1735a192663/page.htm

3、中国高校之窗:上海电力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集中学习思政课对分课堂教学模式

https://www.gx211.com/news/20181012/n15393228288698.html

4、上海电力大学:马院教师集中学习思政课对分课堂教学模式

https://news.shiep.edu.cn/ed/27/c3155a191783/page.psp

5、上海电力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第八届思政课教学论坛

https://skb.shiep.edu.cn/92/7b/c1735a168571/page.htm

6、科学网: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创新论坛举行

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comment.aspx?id=431681

7、上海科技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创新论坛” 在电力大学举行

https://www.duob.cn/piccont/204311.html

8、上海教育电视台:2019年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创新论坛举行

https://www.setv.sh.cn/v/vod/C37892481.htm

9、教视新闻:2019年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创新论坛举行

https://news.shiep.edu.cn/1e/da/c2681a204506/page.htm

10、上电马院:马院教师在第三届上海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获得佳绩

https://skb.shiep.edu.cn/b6/58/c1735a177752/page.htm

11、上电马院:聚焦主流价值观电影 杨浦“大家微讲堂•社区政工师”再开讲

https://skb.shiep.edu.cn/dd/a7/c1735a187815/page.htm

12、中国高校之窗:上海电力学院在上海高校思政课“超级大课堂”展示活动中获佳绩

https://www.gx211.com/news/20180625/n15299117343933.html

13、 中国高校之窗:上海电力学院在上海高校思政课“超级大课堂”展示活动中获佳绩

https://www.shiep.edu.cn/c8/d8/c1060a182488/page.psp

14、学习强国平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科学报》《新民晚报》等多家媒体报道我校首届课程思政示范课评选活动

https://news.shiep.edu.cn/25/15/c3154a206101/page.htm

15、人民网:“打造“金课” 上海电力大学约请思政名师共同“备课”

https://sh.people.com.cn/n2/2019/0627/c176739-33083455.html

16、上海教育新闻网:全国百名思政教师齐聚上海电力大学 共同打磨思政“金课”

https://www.shedunews.com/zixun/shanghai/gaodeng/2019/06/26/2106360.html

17、中国高校之窗:上海电力学院《能源中国》课程系列报告隆重开讲

https://www.gx211.com/news/20181210/n15444237712687.html

18、《东方教育时报》整版:上海电力大学《能源中国》课连续变身“讲好中国故事”

https://news.shiep.edu.cn/03/92/c2681a197522/page.htm

19、搜狐网:我校《能源中国》2.0版聚焦能源人才创新思维力  

https://www.sohu.com/a/231999127_785531

20、腾讯网:上海电力学院这堂思政选修课,为何受到学生热捧?

https://new.qq.com/omn/20181206/20181206A0C7LG.html